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虚拟水理论与北京地区用水结构分析(崔亚楠)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16下载300次收藏
 

摘要:应用虚拟水理论, 对北京市2002年主要农产品和动物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这些产品中所包含的虚拟水总全相当可观, 几乎是当年实体水用水的2倍。而且, 虚拟水是可以通过贸易进行流通, 说明北京地区可以通过购买水密集型产品来替代自己生产, 从而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另外, 提出实施虚拟水战略不仅需要考虑地区的经济实力, 还应该考虑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生态平衡, 前面两者为北京市以虚拟水为背景实施用水结构调整提供了空间, 后者则限制了这一空间的过分扩张。

关键词:虚拟水 用水结构 北京地区

北京是一座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 年均可利用水资源量41.3亿m3,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26.3亿m3,地表水资源量15亿m3。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300m3,仅为全国的1/8、世界的1/30,按国际标准认定的人均水资源量3000m3为缺水上限、1000m3为缺水下限, 北京的缺水程度极为严重。

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尽管北京年平均降雨量约600mm, 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 但是北京毕竟是半湿润地区, 相对湿润地区, 降雨量并不丰富。尤其是近5年出现持续干旱, 年平均降雨量仅425mm,水资源总量仅为16.6亿m3。②主要水源地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来水量逐年减少, 以密云水库为例,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年平均来水量超过12亿m3,1980-1998年平均来水量为7亿m3,1999-2003年年均来水量则只有1.69亿m3, 占密云水库常年供水量4.6亿m3的36.7%;2004年,为了缓解北京市水资源危机, 白河堡水库先后次共计向密云水库输水约近1亿m3。③除了资源性缺水, 水质性缺水不仅造成水资源短缺, 更威胁到北京市的用水安全;官厅水库受上游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 水库水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要求,1997年被迫退出首都的重要城市生活水源地的地位。现在, 官厅水库的水质改善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④北京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带来了用水量的急剧增长。据专家分析, 2010年北京市按50%、75%、95%的不同保证率, 全市缺水量分别为12亿m3、16.4亿m3、20亿m3。

以上提到的水资源, 都是看得见的、实实在在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其实还“嵌入”了另外一种水资源, 这就是近年来提出的“虚拟水”。

1 虚拟水理论

1.1 虚拟水的基本概念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 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括在产品中“看不见”的水。虚拟水通过计算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水资源贸易, 为全球水资源系统提供了一个远程联结的纽带;虚拟水贸易同时也解释了人与自然耦合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果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出口一种水密集型产品, 那么实际上是以虚拟的方式出口水资源。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显然是以实体水的方式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的问题, 缓解华北水资源的紧缺。但是, 这样一个跨世纪的伟大工程经过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多年论证,也只有在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与统一部署下才能顺利实施。然而, 由于距离遥远和与之相关的成本问题, 在富水国家与贫水国家之间开展实体水贸易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通过产品进口和出口进行虚拟水贸易却是切实可行的。

虚拟水的定量定义通常有2种思路, 一种是从生产者的角度来定义, 虚拟水含量是指实际用于生产产品的水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虚拟水理论与北京地区用水结构分析(崔亚楠)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