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京城镇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探讨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577下载218次收藏
  摘要:概述了北京市水资源的现状和由此带来的生态问题,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废水再生利用的技术现状。指出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污水资源化工程建设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污水资源化 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1由污水达标排放向资源化利用转变的紧迫性

1.1极度贫化的水资源状况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大都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00m。特别是1999年以来,北京遭受连续5年干旱,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水量匮乏。①地表水不足。作为北京主要地表水源的密云、官厅两大水库的来水和蓄水呈逐年衰减趋势,入库水量由60年代的20多亿m3锐减到90年代的不到4亿m3,1999年以来,密云水库5年年均入库水量1.64亿m,官厅水库年均入库水量1.78亿m。。②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是北京的最重要的水源之一,由于常年超采地下水,地下水已累计亏损59亿m。。1999年以来的5年间平原区地下水超采34,4亿m3。

(2)水污染严重。水系污染由城区逐步向郊区扩展,符合Ⅱ类和Ⅲ类的水域不断减少。通惠河、凉水河、清河、沙河、温榆河等均变成了排污河道,水质还达不到v类水体要求。官厅水库由于水质恶化,从1996年开始停止向北京市供水。

1.2水资源短缺带来严重和潜在的生态问题

(1)地表水短缺引起的生态问题。由于地表水得不到径流补给,造成河流干涸,河床裸露沙化,水质恶化,鱼虾绝迹,丧失补给地下水功能;排污还造成地下水污染。即使靠引水维持的城市河湖,也因水质恶化,时有水华发生,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生态安全。

(2)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问题。由于过量开采,平原区以朝阳区红庙至将台路为中心形成2272km范围的地质沉降区,最大沉降量达619mm。由于地下水污染和超量开采,地下水质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总硬度和硝酸盐氮超标。污染来自渗井渗坑、污灌、化肥、农药、固废和垃圾,由于超采形成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改变了地下水的水动力和化学条件,引起水质变化。长期的超采缺补,给北京市带来了相当的生态赤字和潜在生态风险。

1.3由污水处理向污水资源化转变的迫切性

寻求新水源,改善水环境,解决北京极度贫化的水资源现状,已迫在眉睫。把污水变成新的水源是解决北京水资源问题根本性和战略性的措施。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污水处理厂向污水资源化工厂的战略转变。这意味着:把新建污水处理工程改变为新建污水资源化工程;把以达到排放标准为目标改变为以再生利用水质标准为目标;以利用和消耗天然水体的环境容量(实际已丧失环境容量)稀释净化受纳的排放污水功能改变为提供生态用水为目标,提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北京城镇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