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兴电灌区工程运行情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兴电灌区位于甘宁两省交界的靖远、平川、海原、中卫四县区接壤地带,是甘肃省大型高扬程引黄灌区之一。受益乡镇10个,解决了灌区15万人(其中移民7.04万人),20万头猪羊,10万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灌区延伸辐射,同时还解决了周边山区8万多人、10多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工程1976年开工建设,1984年总干渠通水,1994年省上组织初验,灌溉面积15万亩,灌区粮经总产4898万kg,农民人均纯收入840元。
经过几年的改革,灌区效益、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截至2007年底,灌溉面积翻了一番,达到31.95万亩,灌区粮经总产达到2.32亿kg,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分别是十年前的2.1倍、4.67倍和2.76倍。
二、灌区改革情况
1、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制定、上报、批复及“两定”、“两费”落实情况
(1)制定改革实施方案
围绕大型灌区“两改一提高”的有关精神,认真贯彻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了《白银市兴电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方案》,经白银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为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证。
(2)水管单位分类定性、定岗定员、经费测算情况
分类定性: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2002〕45号文件精神,根据本单位承担的任务和收益状况,兴电工程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
岗位定员测算情况:按“管理多个工程的管理单位,其单位负责、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及水政监察等五类岗位定员总数,按单个工程上述五类岗位定员总数最大值为基数,乘以调整系数确定,调整系数为1.0~1.3;运行、观测类岗位定员按各工程分别确定后相加”的规定测算。
经测算单位负责类,按泵站、灌区测算出均为46人。运行、观测类岗位定员419人。辅助类岗位定员47人,各类岗位定员之和512人。测算数据中不含党、工、团、青、妇、宣传、监察等人员。
(3)工程维修养护费及公益性经费落实批复情况
根据白银市人民政府市政办〔2005〕123号《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水利局关于白银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兴电工程管理局编制完成了《白银市兴电工程管理局工作人员定岗定编》、《兴电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测算》和《兴电工程公益性费用测算》工作。兴电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测算为956.73万元,公益性费用测算为791.39万元。
根据白银市财政局、白银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白银市水利局〔2007〕120号文件批复,兴电工程年总费用为2946万元,其
甘肃兴电灌区工程运行情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本文2010-03-12 15:02:20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