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西省渭南市南山支流洪水灾害与防洪保安对策(刘伯栋)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20下载253次收藏
  内容摘要: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三门峡水库的影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南部山区12条入渭河的一级支流,因受渭河洪水倒灌和南部山区洪水的双重影响,几乎年年决口成灾。只有从降低潼关高程、实施工程以及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遏制洪水灾害,减轻我市防汛压力,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防洪减灾措施

渭南市地处三门峡库区,防汛形势异常严峻。渭南的防汛形势可以概括为:陕西防汛的重点在渭南,渭南防汛的重点在三门峡库区,在南山支流。由于库区泥沙淤积,形成南山支流“南高北仰中间凹”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历来是陕西省和渭南市每年防汛抗洪的前沿阵地和重点部位,倍受各级高度关注。

一、南山支流基本情况概述

渭南市南山支流是指渭南境内发源于秦岭北麓,流入渭河和黄河14条支流的总称,其中潼河、东桐峪2条河为入黄支流,尤河、赤水河、遇仙河、石堤河、罗纹河、方山河等12条河为入渭一级支流。

我省各级十分关心三门峡库区,特别是南山支流的防洪保安问题。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后,由于泥沙淤积迅速发展,渭河下游两岸灾害频频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自60年代后期,国家先后投资修建了渭河和部分支流堤防130多公里,小(一)型水库5座。90年代中后期,又投资2.6亿元实施了渭洛河下游治理工程,包括防洪、河道整治9大项目。随后,三门峡库区移民防洪保安工程也启动实施。到目前为止,南山支流有堤防57.6公里,护坡8.25公里,护岸4.3公里,各种桥梁58座,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2座。这些工程措施的实施对支流两岸防洪减灾及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别是60—70年代建设的尤河水库和5座小(一)型水库为尤河渭南市区段,以及下游河道的防洪保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上游有水库的支流,下游洪水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这些工程(除水库外)大都在老西潼公路以北河段,老西潼公路以南河段大部分处于三门峡水库建成前的自然状态,由当地群众自发修建了一些护村护地生产堤。这些堤防无统一规划,无防洪标准,支离破碎,断面、平面布置、填筑质量均达不到抵御洪水的要求。南山支流已经建成的5座小(1)型水库虽对所在支流削减洪峰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些水库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修建,工程质量不高,设备年久失修,均带病运行,急需进行加固处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陕西省渭南市南山支流洪水灾害与防洪保安对策(刘伯栋)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