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河道长效管理的对策措施(朱锡培 吴景社 刘静森 梅丽珍 哈欢)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123(2009)06-0048-02
上海市近年中小河道治理有效改善了全市水环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但中小河道管理体制和机制与科学发展要求仍不相适应,其突出问题是:尚未建立起一套符合科学发展的长效管理体制机制,河道设施日常养护未能实现常态化、正规化,制约了河道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与水环境整治成效的保持。为此,上海市水利管理处与相关区县水务部门联合开展调查研究,力求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上海市水环境的长治久洁奠定基础。
一、上海市中小河道管理现状与问题
上海市中小河道管理内容包括提防护岸、防汛通道、绿化、栏杆和水域、陆域保洁,其中河道保洁工作受益于全市“万人就业”项目支持,管理体系和模式相对健全、成熟。
1.基本情况
(1)河道及设施情况
据《上海市2006年河道报告》,全市现有河道33127条,长24915km。其中市管河道以外的中小河道共33096条、全长24057km,占全市河道总长的96.56%。
全市中小河道设施情况:硬质护岸3500km,防汛通道2319km,绿化63km2,栏杆290km,水域和陆域保洁面积分别为37263km2和14km2。
(2)保洁情况
全市共有河道保洁员15988名,其中“万人就业”(市劳动部门统一招聘)项目保洁员9094名,主要承担市管、区管和部分镇管骨干河道的保洁任务。“千人就业”(区县招聘)项目保洁员6894名,主要承担镇村两级中小河道的保洁任务。现全市共有河道保洁穿3024条。
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为属地化管理。河道保洁管理分属于两个部门,一是当地水务部门,一般为水务署(河道所)、水务所(站)等;二是当地环卫部门。其管理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种,即统一管理型、分块管理型和市场运作型。
(3)设施养护情况
各区县河道设施养护情况差异较大,有河道分布的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杨浦、虹口等6个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开展了保洁以外的设施养护工作,而其余9个郊区区县则仅对一些景观河道实施了养护。
2.存在问题
(1)河道保洁运行经费未全部落实
在经费上,市、区财政仅落实部分河道保洁员的工资待遇和少许设备费,而开展河道保洁工作所需的运行费
上海市中小河道长效管理的对策措施(朱锡培 吴景社 刘静森 梅丽珍 哈欢)
本文2010-03-12 15:01:55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