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东平湖水资源管理初讨(张旭 严作岭)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28下载246次收藏
 

 

摘 要:东平湖水库是山东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黄河下游唯一蓄滞洪区。本文概括总结了东平湖水资源的作用,指出了东平湖在洪水资源化、水质、水资源管理权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形势下,应转变传统观念,实现东平湖水资源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由流域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大汶河、东平湖水资源等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 存在问题 建议

东平湖水库处于黄河与大汶河下游冲积平原相接的洼地上,地跨山东省泰安、济宁二市的东平、梁山、汶上三县。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后,使东平湖与黄河连通,成为调蓄黄河与大汶河洪水的自然滞洪区。1958年汛后,东平湖自然滞洪区被改建为能控制运用的平原水库。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东平湖水库功能由原来的综合利用改为“以防洪运用为主”、“有洪蓄洪、无洪生产”的水库。增建了进、出湖闸,在库内加修了二级湖堤,将水库分为老湖区和新湖区,实现了二级运用。

1 东平湖水资源现状

东平湖库区总面积627km2,其中老湖区209km2,设计蓄洪水位46m,近期蓄洪水保证水位44m,争取44.5m,老湖常年积水面积124km2,蓄量约1.65亿m3,多年平均水位40.25m,水面面积近20万亩。

2东平湖水资源的作用

东平湖作为黄河下游唯一蓄滞洪区,同时也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水库。水资源主要作用有6项。

其一,接纳黄河、汶河洪水。如1982年,花园口发生洪峰流量为15300m3/s的洪水,为控制艾山下泄流量不超过8000m3/s,林辛、十里堡进湖闸泻洪2400 m3/s,大大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

其二,从全国水利格局上讲,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投入运行后,调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来长江之水。

其三,在黄河调水调沙体系中,冲刷艾山以下河段河床,缓解山东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现象。由于大汶河水资源含沙量较小,经东平湖调节后,基本上下泄清水入黄,既增加河道的输沙能力,又稀释黄河水流含沙量,减轻艾山以下河道淤积。

其四,作为万家寨、小浪底等水库的接力水库,承担艾山以下河段抗旱水资源应急调度任务,防止黄河下游断流。如2009年,我国河南、山东等地发生3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在黄河下游抗旱攻坚的关键时期,东平湖开启闸门向黄河泄水,支援了下游德州、济南、淄博、滨州等地抗旱生产,确保了黄河下游不断流。

其五,承载着航运功能。在京杭运河复航工程中承担着航运功能,并建有2处码头。

其六,调节当地气候,改善当地环境,是鲁西南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造福沿湖群众。

3 东平湖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水资源管理方式粗放,处于被动防御洪水阶段。由于东平湖陈山口、清河门两闸设计泄洪能力为2500m3/s,而庞口防倒灌闸设计流量仅为450m3/s,三闸北排入黄流量不匹配。一旦汶河来水,受庞口防倒灌闸流量限制,北排泄洪困难。目前,东平湖水库与小浪底等其他水库一样,按照规定,汛前必须将汛限水位以上水量泄掉。而汛期大汶河来水,也仅仅自然调蓄后直接排入黄河,对东平湖水资源缺乏有效管理,仍处于被动防御洪水的初级阶段,没有实现洪水的真正资源化。

3.2 水质较差,影响了东平湖水资源功能发挥。通过对东平湖水环境的调查和分析,东平湖水资源污染源主要来自大汶河来水携带污染物以及渔业养殖和其他面源污染。东平湖水体的营养程度总体上属于中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东平湖水资源管理初讨(张旭 严作岭)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