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补水价:农田灌溉制度节水新篇章——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纪实(李娜 高建敏)
“一提一补操作简,多高少低水价变,不同水源价不同,节水省电保资源。”这是桃城区邓庄乡东邢疃村农民用水者协会会计李金刚为“提补水价”机制编成的顺口溜。
2004年9月,衡水市桃城区在河沿镇种高村通过明晰水权,分水到户,结束了农村地下水随便采、随便用的历史,率先为井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闯出一条新路;2005年8月,又在全国首创“提补水价”机制,用经济杠杆激发了农民的节水热情。
“提补水价”机制就是“提价+补贴”,又称“一提一补”。“提”就是将水价提高,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补”就是将水价提高的部分和财政补贴资金作为节水调节基金,按承包地面积平摊后补贴给农民。
“一提一补”的“提补水价”机制,既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实现了节奖超罚,又没有增加农民的支出,不仅为试点地区创造了新经验,而且为农村水资源费的征收开拓了新思路,受到水利部有关负责人的高度评价。
制度约束,转变用水观念
桃城区地处华北平原的黑龙港流域,总面积590平方公里,全区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120立方米,是华北乃至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由于用水长期主要依靠地下水,桃城区地下水超采十分严重,尤其是近十几年,年均超采深层地下水约6000万立方米,超采模数每平方公里10万立方米,形成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在桃城区,地下水漏斗区中心水位埋深达110米,并已出现地面沉降、深层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由于农业用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近70%,在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井灌区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桃城区最重要、最急迫的一项
提补水价:农田灌溉制度节水新篇章——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纪实(李娜 高建敏)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3-12 15:00:58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56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