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关于提高农业水利化建设水平问题研究的调研报告
提高农业水利化建设水平是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及推进现代水利的客观要求。根据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的统一部署,我厅专门组织《提高农业水利化建设水平的问题研究》课题组,深入农村基层开展调研,认真分析我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及提高农业水利化建设水平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我省农业水利化建设水平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当前我省农业水利化建设水平及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各级各地不断加大投入,以千公里海堤加固达标、千公里江堤建设、“六千水利”、初级水利化县、冬春水利建设及水毁工程修复等工作为重点,广泛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据统计,至2006年底,我省已初步形成蓄、引、提并举的水利灌溉体系,已建成水库2519座,其中大型水库8座、中型85座、小(一)型451座、小(二)型1975座。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68.8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3%,保证灌溉面积74.86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63.5%,旱涝保收面积68.81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60%。节水灌溉面积达58.29万公顷,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1%。全省完成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069座。建成乡镇供水工程947处,行政村供水工程12028个,解决了1502.4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发展山地水利工程面积6.08万公顷。完成河道清水工程358.99公里。八十年代初以来,实现水土流失治理23844.29平方公里,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由17.4%降至8.1%。实施了四批40个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这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地保障了我省粮食生产及农民的用水安全,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我省农业水利化奠定了基础。
我省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也取得一定成绩。全省国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已完成172处,占任务的60%。已改革小型农村水利工程5999处,其中拍卖406处,承包4232处,租赁272处,股份合作1089处,改制共回收资金约5亿元。已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1168个,管理蓄水工程285处、渠道6601条、机电泵站237处、供水工程673处,灌溉面积达7.66公顷。
(二)推进农
福建省关于提高农业水利化建设水平问题研究的调研报告
本文2010-03-12 14:58:29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