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洪湖市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李四平 王炎阶 陆剑)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834下载144次收藏
 

水,生命之源,民生之本。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水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59.66%是由水组成的,要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需求,每人每天要得到20升安全饮用水,加上其他日常生活用水,每人每天约需要60升水。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每6人中有1人不能获得维持身体健康安全的饮用水。发展中国家80%的发病及死亡与水有关。在中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50多种。要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人得到安全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农村不安全饮水,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条件,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农民群众对饮水安全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迫切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问题,把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的健康生命当作今后政府工作的大事来抓,并指定水利部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今后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要增强紧迫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提出解决方案,认真加以落实,使群众喝上‘放心水’。”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农村的生动体现,是党和政府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疾苦,为老百姓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具体反映,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基于洪湖市农村饮水安全状况,为了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生命健康,构建平安社会,和谐社会,搞好全市农村安全饮水,已势在必行。

洪湖,因水得名,以水多而闻名。一曲《洪湖水》,唱得天下知。长江,东荆河分别从南至北穿境而过,属典型的平原湖区,湖泊星罗棋布。然而,如今生活在淡水资源丰富的洪湖农村的农民却为饮水安全发愁,担忧。

一、现状

洪湖地处长江中下游,属四湖流域的袋底,是水资源总量丰沛地区。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315毫米左右,长江、东荆河、四湖总干渠、洪排河等江河多年入境流量6518.4亿立方米。据水利部门测算,该市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2.9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1.6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98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为2.5亿立方米。

该市是湖北省重点农业县市,是全省的水产大市。据市统计资料反映,截至2007年底,全市耕地面积96.52万亩,其中水田66.8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9.24%;旱地29.6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0.76%。全市养殖面积66.48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44.75万亩,占养殖面积的67.3%;湖泊养殖面积19.21万亩,占养殖面积的28.8%;河沟养殖面积2.6万亩,占养殖面积的3.9%。

该市现有人口91.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27万人,占36.43%;农村人口58.06万人,占63.57%。全市辖20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506个行政村,2861个村民小组。目前,全市饮水达到安全或基本安全的人口为27.58万人,占总人口的30.2%;饮水不安全的63.75万人,占总人口的69.80%。在63.75万饮水不安全的人中,有21.1万人的饮水水质不达标,占33.1%;有25.7万人直接饮用的是沟渠、塘堰等有污染的水,占40.31%;有16.95万人直接饮用的是浅层地下水,占26.5%。

该市是湖北省血吸虫的重疫区,沿江沿河沿湖的农村居民饮用的都是血吸虫疫区的地表水。

二、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政策,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为因素,导致洪湖市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相对滞后,致使农村居民仍没有摆脱“春饮泥水、夏饮药水、秋饮脏水、冬饮臭水”的困境。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洪湖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饮用水水质超标。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染排放量和农药化肥量的不断增加,农村饮水水源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指标超标。据洪湖市卫生疾控中心对部分乡镇饮用水的化验报告显示,洪排河、内荆河、陶洪河、南套沟等河渠的地表水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洪湖市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李四平 王炎阶 陆剑)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