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上海闵行区水面积保护管理措施初探(华文艳 沈晓清)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574下载218次收藏
 

摘 要 针对闵行区城市建设迅速发展过程中由于随意填堵河道所产生的一系列水问题,提出水面积保护的重要保障是完善规划,并从水系调整、水系沟通、规划控制、科技运用、加强执法这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管理的措施,同时对管理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水面积 保护 管理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河道是水的载体。大大小小的河湖沟叉,犹如城市、地区的血管,为人们输送着生活的养分,提供生存的空间。河湖面积的多少,并不是简单的数字比较,而是与防洪排涝、引排水、灌溉、航运、景观、大气环境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的。闵行区原是一个河网密布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随意填河、向河争地的局面,导致河道被蚕食、被侵占,河湖面积日益萎缩,连贯的河网被阻断等诸多后遗症,并产生水位抬高、水质恶化、排水不畅等连锁反应。水面积的保护已成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前提和主要措施,在闵行区全力发展的今天,更是显得刻不容缓。笔者从近年来全区河道现状出发,分析问题症结所在,根据工作经验,对水面积保护提出一些管理上的措施,以供探讨。

一、闵行区河道现状及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闵行区地处上海市西南腹地,黄浦江由西南向东北蜿蜓流经境内,苏州河在北端过境,大治河、淀浦河贯穿其中。本区域为黄浦江感潮河网地区,内河众多,河网纵横,分属于淀北、淀南、浦东三大水利控制片。据2001年水资源的普查,全区共有大小河道3274条,总长1546公里,水面积25.48平方公里,水面积率6.86%(未含黄浦江、苏州河)。其中市管河道6条段,长31.34公里;区管河道16条段,长148.38公里;镇管河道189条段,长393.42公里;村管河道671条段,长527.98公里;村宅河道2393条段,长445.14公里。

闵行区水资源丰富,总量为27.3亿立方米,主要来源为黄浦江进潮量及本地泾流。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为1114.7毫米,从年内分配看,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的65.5%。全区现有农村排涝泵站44座,城市雨水泵站40座,已敷设雨水管道370公里,水闸40座,黄浦江110公里一线防汛墙和淀南片黄浦江新增防洪工程的建设已经完成,各支河口门控制工程建设也基本完成。

二、闵行区水面积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据统计,1982年我区的河湖面积为49.84平方公里,水面率为13.41%,到1999年河湖面积34.01平方公里,水面率9.15%,截止到2001年河湖面积再次减少8.53平方公里。2001年至今,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加大对擅自填堵河道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水系调整等措施,擅自填堵河道的现象明显减少,但仍未得到根本遏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河道布局与开发建设的矛盾突出

闵行区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利用区位优势,配合市区中心城人口的疏解,大力发展居住区和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闵行区的城市化进程呈跨越式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开发建设与河道布局的矛盾日益突出,分布散乱的河道尤其是村宅河道,难以适应建设项目总体规划的要求,又缺乏合理的调整方案,往往一填了之,忽视水系的连通性,导致河网功能的退化。

2、区域性水系规划调整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闵行区的行政区划、用地性质、人口规模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新一轮的闵行区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闵行要成为100%城市化地区,原本单纯为农业服务的河道水系布局已不能适应“三个集中”的需要,而“水系、排水、供水”三位一体的水务新机制从“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对水利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原先制定的区、镇两级水利规划有必要进行调整和修编。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域性规划水系调整滞后于开发建设的发展速度,造成部分地区无序填河。

3、重建设,轻水利,水患意识淡薄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某些领导干部、开发商的水患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上海闵行区水面积保护管理措施初探(华文艳 沈晓清)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