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钟新生)
水利信息化是创新和提升水利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强化水利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推行水利信息化,对提高防汛抗旱保障能力、水资源的调控配置能力、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及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实现水利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数字黄河”工程理念的提出,使黄河水利信息化建设统一于一个总体框架之下成为可能,形成了黄河水利信息化建设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信息资源低层次重复开发到高水平整合与共建共享理想境界的统一。在黄河治理和防汛中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信息化步伐,提高防汛决策水平,促进治黄经济发展。
从防汛的实践来看,信息化对防汛指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必须依赖于对有关信息的准确判断。信息是基础、是根据,信息是防汛指挥的耳目和尖兵,必须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
一、山东黄河信息化建设的进展
山东黄河的通信网采用专网和公网结合使用的手段。目前专网传输线路主要包括郑州至济南的155兆sdh数字微波干线两套系统,在山东省共设10个站;济南至河口的数字微波干线共设9个站,其中济南至台子155兆sdh数字微波链路已建成,台子以下仍为原有120路数字微波系统。此外,山东黄河境内还建有23跳微波支线,基本实现了市级河务局至县级河务局通信传输微波化。
山东河务局计算机网络由省、市、县级河务局组成广域网系统,山东河务局机关和局直属单位组成城域网系统,省、市、县级河务和各河务局直属单位分别形成各自的局域网系统。在应用系统方面,山东河务局逐步建成了“数字防汛”系统、涵闸远程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山东黄河网站、电子邮箱等信息化平台。一系列“数字黄河”工程项目的成功建设,为新时期的治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字平台,为目前黄河防汛指挥、调度及日常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通信保障,基本满足了山东治黄事业对数据传输“通达性、正确性、安全性、实时性”的要求。
二、山东黄河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山东黄河信息化已初具规模,但是,距上级对信息通信建设的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
黄河防汛面临着信息化的问题,
山东黄河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钟新生)
本文2010-03-12 14:54:23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