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水准点移测复建项目实施简介(姜本海 徐菊华)
摘要: 由于三峡工程水库蓄水后,库区内原布设的水准点将被淹没。在蓄水前需将这些水准点移测复建至淹没影响范围外,保持其发挥三峡库区基本高程点的功能。简要介绍了移测工作情况,并进行了精度统计和精度分析。长江三峡工程库区二等水准网移测复建,技术设计合理,标点建造稳固、整饰美观,技术措施严密,操作严谨,仪器技术状态良好,质量控制有效,观测的成果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成果整理符合要求。
关 键 词: 水准网(点);移测;复建;三峡工程库区
中图分类号: p224.1 文献标识码: a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宜昌—重庆)二、三、四等基本高程控制点,是长江水利委员会统一于20世纪50~70年代布设的。几十年来,这些基本高程控制点在三峡工程库区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在三峡工程库区的城镇建设、库区规划、国土资源普查及水情测报、地质灾害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专业设施。但由于原测设的这些高程控制点高程都比较低,三峡工程水库蓄水后这些基本高程控制点将被淹没。因此,在蓄水前,按国家三建委移民局批复的《长江三峡工程库区二、三、四等水准点移测复建规划报告》的要求将这些水准点移测复建至淹没影响范围外,保持其发挥三峡库区(宜昌—重庆)基本高程点的功能。
1 项目概述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二、三、四等水准点移测复建项目涉及整个三峡工程库区的重庆市、湖北省和陕西省,覆盖重庆市的沙坪坝区、渝中区、江北区、长寿县、涪陵市、武隆县、彭水县、丰都县、忠县、梁平县、万县市、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陕西省的镇平县、平利县、湖北省的巴东县、秭归县、兴山县、长阳县、竹山县、宜昌县、宜昌市等23个县市。
测区地形多属高山峡谷,部分路线高差达千余米,山势陡峭,测区平均坡度为5°~10°,最大坡度为30°。测区困难类别多数为Ⅴ类,少数为Ⅳ类或Ⅳ.5类。测区内大部分地区经济不发达,人烟疏密差异大,这些人文地理条件都给本项目的实施带来极度大的困难。
本项目实施分两个阶段完成:
第1阶段,2000年3月至2002年1月完成了二等水准的移测复建工作;
第2阶段,在二等水准的移测复建完成外业工作和院级检查验收的基础上,于2001年3月至2002年5月完成了三、四等水准的移测复建工作。
2 主要作业技术依据
主要作业技术依据为:gb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 基准和系统
三峡库区水准点移测复建项目实施简介(姜本海 徐菊华)
本文2010-03-12 14:53:54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