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委员会党员建国60周年征文--读《寻梦草原》有感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大庆之年。近日,一名政协委员朋友知道我喜欢研究文史,寄给我一本书,是内蒙古鄂温克旗政协编撰的文史书籍《寻梦草原》,此书是鄂温克旗政协负责编纂,是鄂温克旗政协向建国60周年献礼文史书籍,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书中描述的时间是上世纪60年代末,一批来自上海市、天津市等地十八九岁的男女青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中,来到内蒙古的鄂温克草原扎根奋斗艰辛历程的书籍。上世纪50年代,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在鄂温克旗拍摄的,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辽阔深沉的鄂温克草原。一直以来,我对大草原就很神往,我这位政协委员朋友就是知青,当年上山下乡去的地方就是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草原,听他说过很多次,我当年就是听他说过知青的故事,对大草原很神往,但由于不是亲身经历,他讲的故事有很多是我无法理解的,看了《寻梦草原》这本书之后觉得很亲切,加深了我对当年那段历史的印象。**认为,这本书是内蒙古少数民族和我们汉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内蒙古人民和我们汉族团结奋斗、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壮丽诗篇,是一部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生动教材,堪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书籍的典范。
《寻梦草原》这本书有四个部分,分别为图说当年、岁月沧桑、草原咏叹、永恒回忆组成,书中合计有一百篇文章。图说当年那一部分,是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知识青年来到鄂温克草原的精神风貌;岁月沧桑那部分是由老知青讲述知识青年刚刚到草原时的感受和他们的理想信念;其中草原咏叹部分,是用诗、散文、词的文学艺术形式,表达了这些知青们为鄂温克草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永恒记忆部分,老知青们和见证了这段历史的草原人民一同为大家讲述知青在鄂温克草原上留下的动人故事。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本书我看后感觉很好,很朴实,现在的人都很浮躁,也包括我,互联网的普及,很少静下心来看一本书,这本书是我整本看下去的,对于我一个学习文史的人来讲,觉得此书的史料性很好,很有研究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呼伦贝尔市是一个以蒙古族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鄂温克族是我国的“三少民族”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的鄂温克族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将鄂温克族自治旗建设成为一个牧业、工业、旅游业共同发展的经济强旗(县),实现了牧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牧区城镇化、牧民知识化,2006年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亿元以上,牧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成为全国西部经济百强县之一,同时还被评为“全国文化、体育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县”。 2007年,鄂温克旗对外界公
革命委员会党员建国60周年征文--读《寻梦草原》有感
本文2009-07-09 15:59:25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3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