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办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六十年的开发与奉献
六十年的开发史,六十年的奉献史,一年一年地开发下去,一代一代地奉献下去,永恒的事业,永恒的奉献!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艰苦卓绝,惊世骇俗,气势雄浑,波澜壮阔。整整六十年过去了,无论是战争的硝烟,荒原的风雨,还是灾害的侵袭,动乱的冲击,都难以撼倒共产党人的光荣旗帜,都无法扼杀北大荒人的崇高精神!
盛夏的北大荒,一望无垠的绿色铺向天际,农用银鹰低飞在农作物上空喷洒叶面肥;大马力拖拉机在田野上编队耕作;一台台喷灌机高扬手臂播洒着雨露;连片种植的稻田里,一块块叶龄标记牌和作业流程卡错落有致……
领军现代农业
**垦区从开垦初期年产粮480万斤到1995年年产粮100亿斤,整整用了48年时间;而从年产粮100亿斤到2005年年产粮突破200亿斤,仅用了短短10年时间。2006年,**垦区粮食总产量再登新台阶,达到226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200亿斤。 60年来,该垦区累计生产粮豆3639亿斤,向国家上交商品粮2538亿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垦区60年的开发建设史,也是一部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拓荒初期,从战火硝烟中走出的英雄们,靠接收白俄三台火犁起家,创建了第一个公营机械化农场。到2000年,垦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位居国内领先水平。
从2004年开始,**垦区站在世界农机发展的最前沿,启动了新一轮的现代农机装备工程,集中从国外引进了一大批在保护性耕作、节约能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大型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了200个现代农机示范区,实施以大马力农业机械为载体的精准农业。这些现代农业机械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一体,一次完成深松、浅翻、整地、播种、和墒、镇压等六项作业,亩节本增效15元以上,使垦区的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红星农场通过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系统,以高科技投入和管理获取资源的最大节约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农场负责人介绍说,现在大马力拖拉机只要到地里走一趟,播种、施肥一次完成,并且还能根据地块的高低、土壤肥力和湿度,自动进行变量播种、施肥。起初,人们对这些“庞然大物”并不认可,有一年播种期春雨连绵,眼看着地就要种不上,可大马力一上,过去20天的活儿,三五天就结束了。
垦区在更新提高旱田机械化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新增水田拖拉机2905台,插秧机10502台,收获机3000余台,使水稻育秧播种、插秧和收获三个薄弱环节连年有突破,1500万亩水稻全部育在高产期,插在高产期,收在丰产期,保证了水稻种植面积超千万亩,单产超千斤。
目前,**垦区的农业装备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截至2006年末,垦区已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472.3万千瓦,农用大中型拖拉机3.43万台,机动水稻插秧机3.72万台,联合收获机1.31万台,农用飞机31架,形成了从田间到场院、从地面到天上的中国最大的农业机械
开发办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六十年的开发与奉献
本文2009-07-04 09:44:17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3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