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走过的60年辉煌历程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扶贫开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战略重点,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农牧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从解决温饱到为小康社会创造条件,**扶贫开发走过了60年辉煌历程
**的扶贫开发事业,溯源于**和平解放之初,实践于改革开放进程,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有关**发展、稳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做好扶贫开发,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致富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是深居内陆腹地的少、边、穷地区,由于历史、社会、自然诸多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的开发与建设,**各族人民群众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改善条件、消除贫困,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是,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十分滞后,**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很突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显著改善,大面积、大规模的贫困现象随之逐步缓解,从而为扶贫开发奠定了政策基础。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状态为重点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贫困范围不断缩小,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程度有所缓解。“八七扶贫攻坚”期间,我们实施《自治区百万人温饱工程计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打赢了基本解决全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攻坚战。
进入新世纪,**扶贫开发也进入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的新阶段。我们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制定了“划分区域、分类扶持、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完善机制”的工作方针,突出南疆三地州、高寒山区、边境贫困农村“三个重点区域”,认真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以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为切入点,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为切入点,提高贫困农户的综合素质;以发展扶贫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带动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
到2008年底,全区贫困人口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32万减少到253万,有279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有2459个扶贫重点村基本实现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贫困农牧民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与2000年相比,到2008年3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7元,增加1597元,年均递增12.8%,比全区增速快2.7个百分点;生产总值由1
扶贫办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走过的60年辉煌历程
本文2009-07-03 17:08:35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30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