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港口工作者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国门到了家门口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7-01浏览:2722下载167次收藏

小时候听到“国门”一词,脑海中便立即浮现出祖国边境上的一座座“国门”,总觉得是那么遥远,那么神秘。做梦也没有想到,从1993年6月起,“国门”一下子到了我的家门口。

        我家住在长江之滨,古代这里叫柴墟,从南唐升元元年建县起,这里就有了江边码头。至明代,由于港口经济的发达,柴墟改名口岸,从此,口岸成了全国唯一拥有这一地名的地方。鸦片战争以后,国家积贫积弱,根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的商船、军舰在长江肆无忌惮横行直闯,不少外国轮船公司也在高港停靠经营,高港成了一个有“国”无“门”的“自由”世界。

       新中国建立后,高港港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至上世纪八十年纪,港口吞吐量已跻身长航十三大港口之列。但是,出入境的大量物资仍然需要经上海港中转,制约了港口腹地经济的发展。

        1992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准高港港成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港口。对外轮开放,就要设立相应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港口工作者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国门到了家门口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