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利率市场化对农信社的影响及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13浏览:2650下载181次收藏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利率市场化将引导金融企业和个人进入一个全新自由的投资理财空间。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如何应对,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也是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需要,它将为我国农村信用社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创造条件。
    (一)利率市场化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机遇
    1、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农信社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利率市场化后,农信社在利率方面具有自主权,可以根据经营需要来确定利率水平,清除利率倒挂现象,保持合理的存贷利差,从而有助于改善经营状况,有效发挥利率优化资金配置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能,实现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同时,利率市场化后,农信社的经营手段更加灵活,有利于农信社稳定和发展优质客户,优化信贷投向,并通过自身的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长增收,为自身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2、利率市场化将推动农村信用社自身管理升级和产品创新。利率竞争的实质是现代金融机构管理和技术的竞争,只有在管理和技术上领先于竞争对手,才能使自己所报出的价格(利率)具有竞争优势。利率市场化后,企业和个人由于对期限、利率、风险程度、流动性等需求不同,将对存贷款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遵循市场规则,重新审视原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树立科学的经营观念与风险意识,培养员工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能力,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推出各种适应和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工具和产品。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完善农村信用社自我约束机制。利率市场化后,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利率水平,利率自主决定空间加大。这有助于信用社加大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力度,建立以头寸控制、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期限匹配为核心的资金约束机制,有利于培养信用社的成本——效益观念。
    (二)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可能带来的冲击。
    1、利率风险问题。利率风险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可以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利率市场化对农信社的影响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