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未成年人缺失家庭沟通现状与思考
市关爱工作过程中有这样两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一:未成年人小许(化名),因为参与团伙盗窃锒铛入狱。他的母亲听到消息后感觉犹如晴天霹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听话,很懂事,不是做那种坏事的人。
案例二:小张(化名)又一次与父母言语失和,继而重演离家出走的旧戏。但这一次事情的结果没有以往那样简单。因为他在游戏机店为了一个账号与人争吵,最后过失杀人。在冰冷的狱所中,他留下了悔恨的泪水。他说:从小爸妈就对我娇生惯养,但是没有真正的了解过我,只知道打麻将……对父母很少沟通,真的很希望和父母像朋友那样平等地去了解对方!回想起来现在真的是后悔莫及。
案例中的两个犯罪人,都十六、七岁,同属未成年人,正值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的成长阶段,却出人意外地跌进了人生的泥沼,落入犯罪的深渊。原因何在?责任在谁?不同的个体有其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背景,犯罪成因应该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从以上两个案例的家庭层面上,不难发现,家庭成员间的沟通缺失,父母与孩子缺少有效的对话和交流,是导致孩子盲目冲动、最终走上歧路的无形推手。案例(一)中的小许母亲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平时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结交来往的朋友等,都毫不知情,直至案发才恍然大悟,为时已晚矣。案例(二)中的小张父母,更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家长职责,平时只顾着自己娱乐,只知道拿零花钱搪塞孩子。说实话,这样的家长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不能说家庭缺少沟通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但是至少可以理解为,在未成年孩子走上歧路的时候,由于缺少细致入微的亲情沟通和交流,没有准确掌握孩子思想发展动向,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犯罪意识或动机,使孩子悬崖勒马,走上正途,家庭或者家长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9月中旬,**市关工委组织召开“特殊家庭(有未成年孩子在押)家长中秋座谈会”。在与到会家长的交谈、接触中,发现这些家庭有许多比较明显的共同点——如父母工作比较繁重;平时对孩子疏于管教;孩子做错事非打即骂,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经常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家长都不在意,不关心,基本上不闻不问等。其实在中国,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历来不被重视,或当作一回事,只“养”不“育”的父母在农村尤其为数众多,融洽相处、民主对话的家庭氛围历来为中国家庭所欠缺。这里面,一方面有传统家庭理念的作祟:作为家庭支柱的父母一般都满足于自己作为长辈、作为家长、作为过来人的定位,常常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扮演家庭权威的角色,经常压制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面前不苟言笑,居高临下,爱训斥人,似乎不严肃不足以树立家长形象,不严格不足以显示父母权威。而“棒头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俗语更是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大
案例一:未成年人小许(化名),因为参与团伙盗窃锒铛入狱。他的母亲听到消息后感觉犹如晴天霹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听话,很懂事,不是做那种坏事的人。
案例二:小张(化名)又一次与父母言语失和,继而重演离家出走的旧戏。但这一次事情的结果没有以往那样简单。因为他在游戏机店为了一个账号与人争吵,最后过失杀人。在冰冷的狱所中,他留下了悔恨的泪水。他说:从小爸妈就对我娇生惯养,但是没有真正的了解过我,只知道打麻将……对父母很少沟通,真的很希望和父母像朋友那样平等地去了解对方!回想起来现在真的是后悔莫及。
案例中的两个犯罪人,都十六、七岁,同属未成年人,正值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的成长阶段,却出人意外地跌进了人生的泥沼,落入犯罪的深渊。原因何在?责任在谁?不同的个体有其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背景,犯罪成因应该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从以上两个案例的家庭层面上,不难发现,家庭成员间的沟通缺失,父母与孩子缺少有效的对话和交流,是导致孩子盲目冲动、最终走上歧路的无形推手。案例(一)中的小许母亲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平时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结交来往的朋友等,都毫不知情,直至案发才恍然大悟,为时已晚矣。案例(二)中的小张父母,更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家长职责,平时只顾着自己娱乐,只知道拿零花钱搪塞孩子。说实话,这样的家长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不能说家庭缺少沟通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但是至少可以理解为,在未成年孩子走上歧路的时候,由于缺少细致入微的亲情沟通和交流,没有准确掌握孩子思想发展动向,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犯罪意识或动机,使孩子悬崖勒马,走上正途,家庭或者家长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9月中旬,**市关工委组织召开“特殊家庭(有未成年孩子在押)家长中秋座谈会”。在与到会家长的交谈、接触中,发现这些家庭有许多比较明显的共同点——如父母工作比较繁重;平时对孩子疏于管教;孩子做错事非打即骂,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经常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家长都不在意,不关心,基本上不闻不问等。其实在中国,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历来不被重视,或当作一回事,只“养”不“育”的父母在农村尤其为数众多,融洽相处、民主对话的家庭氛围历来为中国家庭所欠缺。这里面,一方面有传统家庭理念的作祟:作为家庭支柱的父母一般都满足于自己作为长辈、作为家长、作为过来人的定位,常常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扮演家庭权威的角色,经常压制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面前不苟言笑,居高临下,爱训斥人,似乎不严肃不足以树立家长形象,不严格不足以显示父母权威。而“棒头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俗语更是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大
对当前未成年人缺失家庭沟通现状与思考
点击下载
本文2009-06-13 08:46:2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768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