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政协落实非公经济36条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12浏览:2509下载295次收藏
根据市委推荐的调研课题,为推动我市贯彻落实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调查并召开了政协委员、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代表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会后又结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贯彻“非公经济36条”的实施意见和比邻地区非公经济发展情况,针对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商贸富市、环境立市战略,突出抓卷烟、石化、纺织、冶金和商贸物流五大支柱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06年第三季度,我市共有私营企业826户,投资人数2910人,雇工人数9534人,注册资金13.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85%、13.1%、11.2%、17.1%;个体工商户7002户,从业人员13463人,注册资金1.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0.6%、4.36%、9.8%。非公经济对财税的贡献逐年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二、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总体趋势上是健康发展的,但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仍不甚理想,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从企业内部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规模小,实力较弱。我市个体、私营企业大多数属于小型企业,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注册资金超过100万元以上的仅占15%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少,还未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在行业领域中缺乏支柱性龙头企业;部分企业经营者的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缺乏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企业及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意识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中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企业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产品缺乏竞争力。
  2、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在我市私营企业中70%以上主要集中在商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从企业分布上看,商贸流通型企业多,生产加工型企业少;分散经营的企业多,形成规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政协落实非公经济36条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