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展公交事业状况调研报告
优先发展公交事业,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为了促进我区公交事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牵头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并召集交通、建设、发改、财政、科技、国土资源、国税、人事劳动、交警、国资公司、老龄委等单位座谈。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公交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区公交事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初期,1984年6月成立的**市公交公司(现已更名为**市第一公交公司),是首家国有公交企业,隶属**市城建委管理,2001年2月划归交通局管理。后**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国有控股,现更名为金豹运业有限公司)、**市客运有限公司相继经营公交业务。**境内原有较多的个体车辆从事短途客运,客运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经交通运输市场整治,实行公司化管理后,以个人承包、挂靠等形式分别隶属三家公司,但由于体制不同、素质差异而造成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线路调整困难、管理难度极大等问题。近年来,对挂靠、承包到期的车辆和经营权分别由三家公司采取有偿收回,实行公车公营。经营权收回后,公交车辆更新改造,车容车貌车况得到极大改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也有所提升,方便了城乡群众出行,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到2006年底,我区共有15条公交线路,148辆公交车,服务范围覆盖约245个村,占我区行政村总数的88.7%。2007年元旦正式成立**市都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股份企业,其中市一公司占55%,金豹公司30%,交通实业公司15%),实行统一经营管理,为优化线路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推行公交城乡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公交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调研中我们发现,一方面群众对公交发展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广大代表迫切期望公交能够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快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公交发展中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若不及时帮助解决,公交事业不仅不能得到发展,群众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就连公交企业自身的生存都受到极大考验。
(一)体制问题影响公交事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组合式的城市,公交问题本应由市一级政府统一管理安排,但目前除经营效益较好的901、902线由**环线公司经营外,其余均由三区政府各自承担本区域的公交事业,同一城市里跨区经营受到限制,资源优势不能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同时财政对公共事业的扶持也不能得到有效集中的体现。公交事业作为政府为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国家明确规定实行低票价政策,票价调整实行听证程序。公交建设投入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其发展应当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而实际上**区级财政也相当困难,扶持力度有限,因此**公交事业发展比较艰难。市一公司虽于2001年经区政府批准改制方案,但至今尚未实施,企业产权不够明确,经营管理不顺。
(二)权利与义务不对称给公交企业带来沉重负担。2006年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国家四部委文件规定
优先发展公交事业状况调研报告
本文2009-06-10 09:22:1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