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措施
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牛奶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成本倒挂,亏本经营,奶农普遍信心不足,奶牛存栏数量减少,奶产业受到了重创。在危机的特殊时期,如何帮助奶牛养殖户提振信心,渡过难关,巩固产业,是我们当前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的问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委办公室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利通区马莲渠乡廖桥村和巴浪湖村,对两个村经济发展情况及群众所思所盼、生产生活以及贫困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寻找破解难题的思路和办法。
一、基本情况
马莲渠乡廖桥村和巴浪湖村是**市传统的奶牛养殖村,有20多年的奶牛养殖历史,廖桥村还是**奶牛养殖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廖桥村拥有土地2611亩,人口301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90%以上,有6个村民小组,人均耕地0。9亩,奶牛存栏由过去的3500多头减少到现在的1000多头,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巴浪湖村拥有土地1830亩,人口257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80%以上,有7个村民小组,人均耕地0。7亩,奶牛存栏由过去的5000多头减少到现在的1700头,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在产业结构方面:这两个村都是二元结构模式,以奶牛养殖为主,粮食种植为辅,廖桥村几乎家家都养奶牛;巴浪湖村奶牛养殖户达到400多户,占到80%以上。这两个村有个体私营企业只有2家,且规模都不大,主要以传统粮食加工和饲料加工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
在农民收入方面: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两个渠道。一个是来自于奶牛养殖收入,廖桥村农民收入70%以上的收入来来自于奶牛养殖,巴浪湖村农民收入8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奶牛养殖。另一个是来自于外出务工和少量的粮食收入,这两项分别占到了农民收入的30%和20%,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
在扶贫解困方面:由于人多地少,位置
一、基本情况
马莲渠乡廖桥村和巴浪湖村是**市传统的奶牛养殖村,有20多年的奶牛养殖历史,廖桥村还是**奶牛养殖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廖桥村拥有土地2611亩,人口301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90%以上,有6个村民小组,人均耕地0。9亩,奶牛存栏由过去的3500多头减少到现在的1000多头,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巴浪湖村拥有土地1830亩,人口257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80%以上,有7个村民小组,人均耕地0。7亩,奶牛存栏由过去的5000多头减少到现在的1700头,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在产业结构方面:这两个村都是二元结构模式,以奶牛养殖为主,粮食种植为辅,廖桥村几乎家家都养奶牛;巴浪湖村奶牛养殖户达到400多户,占到80%以上。这两个村有个体私营企业只有2家,且规模都不大,主要以传统粮食加工和饲料加工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
在农民收入方面: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两个渠道。一个是来自于奶牛养殖收入,廖桥村农民收入70%以上的收入来来自于奶牛养殖,巴浪湖村农民收入8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奶牛养殖。另一个是来自于外出务工和少量的粮食收入,这两项分别占到了农民收入的30%和20%,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
在扶贫解困方面:由于人多地少,位置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措施
点击下载
本文2009-06-09 08:50:57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689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