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穆斯林人口文化书屋可行性调研思考
按照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的要求,我局从2009年3月初开始深入市区穆斯林聚居的乡镇、清真寺,通过与乡镇长、宗教人士、寺管人员座谈讨论、群众交流、实地考察对创建穆斯林人口文化书屋可行性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中部,辖5个县(市、区),现有总人口135.7万,其中回族人口68.58万,占总人口的50.5%,全市拥有清真寺1028座,注册阿訇2090人,满拉2328人,是中国著名的回族之乡。其中,市区总人口37.36万人,回族人口21.36万人,占总人口的57.2%,现有清真寺320 座,注册阿訇548人,满拉982人,是一个典型的回族聚居区。
二、创建原由
一是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农民知识水平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有些村民手里有钱了,就养成了一些不良嗜好,他们通常在茶余饭后、种田之余、农闲时节,结伴成群的相约打麻将,因打麻将引起钱财纠纷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了村风村貌的建设。在农村,能让农民改变这种现状的载体很少,学习文化知识的渠道单一,数量少。存在着农民看书难、借书难、看报难、音像电子产品缺乏等问题。
二是穆斯林项目工作的开展为创建穆斯林人口文化书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9年以来,我市以清真寺为阵地、发挥宗教人士作用,在穆斯林人群中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就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得到一些国际国内组织肯定。2006年11月,市计生协又争取到了由中国计生协、福特基金会的援助,开展了“发挥宗教人士作用提高穆斯林人群生殖健康水平和预防性病艾滋病能力”项目,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宗教人士的带头作用,吸收阿訇加入计生协会组织,先后有358位阿訇担任了各级计生协会的名誉会长,655位阿訇担任计生协会理事,向穆斯林群众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使40万穆斯林群众受益。项目实施几年来,也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宗教人士文化水较低、知识面窄,穆斯林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了解不多、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少等问题。针对以上两个方面问题,市计生协确定了以文化帮扶、知识帮扶为重点,在市区首先探索性地建立一批穆斯林人口文化书屋的想法。
三、背景意义
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人口计生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有效地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是切实解决全国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根本问题的核心。2008年2月,国家人口计生委为贯彻落实《关于“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提出了“新家庭文化屋”工程建设,要求各地结合计生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创建活动,为此,国家人口计生委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新家庭文化屋工程建设实施意见》。“新家庭文化屋”是人口计生系统在人口学校、人口文化大院等公共场所为广大村(居)群众提供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宣传品的文化阵地。“穆
创建穆斯林人口文化书屋可行性调研思考
本文2009-06-08 15:38:4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