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级气象站标准化建设调研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8浏览:2978下载292次收藏

一、县级局站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县级基层气象台站是气象部门直接获取气象信息、开展公共气象服务、依法履行管理职能的最基层单位,是气象业务服务的基石。基层气象台站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质量和水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还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中国气象事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写了《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指导标准》,对未来十年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工作进行了规范和指导。近年来,在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基层台站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改善,硬件环境提升,自动化、现代化程度提高,气象信息获取能力和气象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台站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基层台站工作领域逐步拓宽,现代化设备和仪器增多,观测技术要求提高,服务领域和需求增长,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多,对基层台站的工作环境、业务能力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基层台站建设中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与业务平面布局和气象科技文化氛围不相适应,硬件环境改善与软件建设不相适应,公共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人员素质与业务技术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县级基层标准化台站建设的步伐。突出表现在:1. 办公用房与整体环境改造步伐较快,基本形成一站一景的建设格局,但“四室一场”建设特别是测报值班室、预报会商室、决策服务室和职工活动室建设没有标准规范,气象科技特色和气象文化主题不突出;2. 多轨道业务系统不健全,业务能力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薄弱;3. 气象行政许可不规范,社会管理职能薄弱,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4.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缓慢,台站缺乏发展活力;5. 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结构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气象科技发展需求,如何加强基层台站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台站气象科技水平和总体竞争实力刻不容缓。

  二、县级标准化台站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基层台站观测基础,提高预报预测能力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提升基层台站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促进基层气象台站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2.建设原则

(1)规范标准,示范带动,强化管理,稳步推进;

(2)遵循可持续发展和“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的原则;

(3)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4)庭院建设做到生活区和工作区分区管理,功能适用合理,格调高雅,环境优美,个性突出;

(5)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三、县级局站台站建设标准

  1. 工作环境优美,富有地区特色和气象文化特色。

  ⑴业务办公用房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美观大方,结构新颖,装修简洁明快,朴实清新。

  ⑵富有地区特色和气象文化特色,基本形成一站一景的建设格局。

  ⑶有畅通的排水系统、供暖系统和突发停电故障下保障业务正常运行的供电系统。

  ⑷防雷设施符合《建筑物防雷规范》要求和气象业务设备设施防雷安全要求。

  ⑸统一设计布设电线、通讯线和网络线,管线集中暗敷,安全稳定,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⑹环境整洁优美,做到院内绿化、美化、亮化,体现部门特色。

  2. 四室一场标准规范,体现部门气象科技形象。

  ⑴测报值班室

  a. 业务平台整洁,设备、仪器摆置有序,有统一的网络设备和电源机柜。

  b. 铺设架空防静电地板,设备、仪器用电线、信号线、网线统一设计暗敷;

  c. 墙面统一设计,布局美观。台站简介、技术规范、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常用图表、质量公布栏和学习专栏等制作上墙;

  ⑵预报会商室

  a. 业务平台整洁,设备、仪器摆置有序,有统一的网络设备和电源机柜。

  b. 铺设架空防静电地板,设备、仪器用电线、信号线、网线统一设计暗敷;

  c. 墙面统一设计,布局美观。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常用图表等制作上墙;

  d. 合理布局视频天气会商(会议)系统和信息滚动显示屏。

  ⑶决策服务室

  a. 业务平台整洁,设备、仪器摆置有序,电线、信号线、网线统一设计暗敷;

  b. 墙面统一设计,布局美观。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周年服务方案、应急工作流程和常用图表等制作上墙;

  ⑷观测场

  a. 场地平整、四周开阔,设施和仪器、设备整洁;

  b. 站址信息(站名、建站时间、经纬度、拔海高度等)标示清楚,设计美观;

  c. 观测场内仪器设施的布置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d.周围环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有关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3.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级气象站标准化建设调研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