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调研分析
近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为适应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开始逐步加大力度向中间业务要收益,并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业务品种较为单一。我国商业银行要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差距,就必须发展技术含量高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期货期权及衍生工具类的中间业务。但是,中间业务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只有加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水平,才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得到稳健较快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的种类。中间业务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经营中,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或主观决策的失误,而导致其资产、收益及资信等方面损失的可能性。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而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较低,但收益与风险始终是相伴随的,中间业务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中间业务所隐含的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的风险,将会给银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发中间业务新业务时,必须坚持业务开拓与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将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纳入研究范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较多,个性差异较大,中间业务风险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所有的中间业务种类中,除了一种纯粹利用物质、技术优势提供的金融中介性、辅助性、服务性的业务没有风险外,其他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风险。从风险角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分为:其一,具有内含性的中间业务,如金融衍生工具、信用证业务、票据承兑业务等;其二,纯粹的收费业务,本身风险很小,但可能产生连带风险,如代理业务、咨询评估业务、计算机服务及其他中介业务;其三,具有组合风险的中间业务,如信用卡中的各种风险。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的特点
(一)隐蔽性强。在现代科技支持下,银行信用卡、电子转账系统、网上银行等创新手段和创新业务不断涌现,同时,也加大了中间业务的风险。中间业务中的大部分业务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这使得许多业务的开展不能在财务报表上得到真实反映,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中间业务潜在的风险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分析,也使得金融监管当局无法对银行的中间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二)多样化。一般来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较资产负债业务的风险低,但由于中间业务的品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调研分析
本文2009-06-08 08:58:1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