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解除制约税收工作发展调研对策
按照《**市国税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方案》的安排,我们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国税,服务跨越式发展”的实践载体,以梳理查摆影响和制约税收工作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目的,组成调研组,从4月1日--4月10日,深入基层单位、有关部门和纳税户中,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问卷调查、到纳税企业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了市局机关干部、基层干部代表、离退休干部、纳税人代表、重点骨干企业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在全面梳理、集中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本报告,供各级领导决策参考。
一、影响和制约税收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近年来,全市国税系统在自治区国税局和**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务工作宗旨,抓难点、抓亮点、抓特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各级领导班子带队治税能力显著增强,干部队伍精神风貌明显改观,业务技能显著增强,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税收收入规模和增幅连创新高。2005-2008年累计组织税收收入55.1亿元,年均增长24.84%;2009年一季度实现税收5.03亿元,同比增长16.48%。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虽然我们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是与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相比,全市国税系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经过调研、分析、梳理,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大力组织税收收入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
一是全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失衡、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工业经济效益偏低等问题,对税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带来影响。2008年一、二、三产业的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量的比重分别为0.47%,78.34%,21.19%,全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重型化明显,服务业整体水平不高、工业内部结构单一,“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密集型)行业比重较高,初级产品、原料性产品较多,产业链条较短。这种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容易受市场、产品价格、宏观政策变动影响,造成经济损失波动性较大,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市现代化的整体进程。
二是全市重点税源企业容易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对保持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带来的影响难以预估。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两高一资”行业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取消电解铝出口退税,下调金属镁等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限制了出口增长。由于我市税收结构中“两高一资”相关行业税收占有较大比重,宏观调控政策对高耗能行业的发展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电力、煤炭等行业的生产和税收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从实际情况看,青铜峡铝业股份公司、**加宁铝业公司等重点税源企业受到的影响明显,税收收入明显下降。从2009年一季度税收运行情况看,由于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市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蔓延,对工业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工业生产快速下滑,不少行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电力、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增值税收入大幅下降,税收收入形势较为严峻,一季度,增值税入库19,486万元,同比下降36.88%,减收11,385万元,出现了多年少有的下降趋势。有色金属和电力行业因电解铝价格降低及用电量下调,税收大幅下降。有色金属行业一季度实现增值税同比下降97.4%,减收6631万元,是今年以来减收最多的行业。电力行业一季度入库增值税5356万元,同比下降33.31%,减收2675万元,已持续5个月下降。一季度,化工行业实现增值税同比下降76.93%;通用和专用设备实现增值税分别下降41.85%和83.25%。
三是因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落实使相关税种和行业税收相应减少。今年为促进经济增长,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包括增值税转型改革、调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下调、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等,一季度因增值税转型及配套政策有54户企业抵扣进项税额2109万元,小规模纳税人减税383万元,车辆购置税减收231.59万元,总体减收2723.59万元。
(二)规范税收执法营造公平税收法治环境方面
一是日常监督检查不够扎实、深入、全面。从近年来执法检查的情况来看,执法检查主要由法规部门牵头负责,监察部门配合,每年区局进行抽查,市局进行一次大检查,效果显著。但是其他时间开展执法检查的重点就不是很突出。各基层局自查的情况不是太理想。有的基层局监察人员少,工作被动,全年立项户只有几户,全作销项报告,无功又无错;有的因为领导不够重视,组织不够得力,检查有走过场的现象;有的工作标准不高,既无日常检查的记录,也无集中组织检查的安排;有的因为业务工作多而淡化,对上级文件规定的检查任务,认为抽查不到自己,只就文件进行落实,效果不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推行以后,主要依托监察子系统,发现疑点,进行立项监察。有些疑点税收管理员已经在税收考核系统进行了申辩,问题不大,监察部门再立项检查,做销项处理的多。所以,日常监察面不宽,项目不多,工作不够深入扎实的情况可能成为“通病”。
二是税收执法程序不规范。在执法检查工作中,有的基层单位没有形成良好的责任品格,对监察建议不很重视,或者用口头或书面的答复进行搪塞。回头再查时有的整改不彻底,老毛病又犯。如2007年市局对某县局的专业商场定税不规范发出执法监察建议书,当时回复很好,2008年检查时,问题依然如故。一些时限性过错点,如对逾期办证没有处罚的,一般纳税人办理超时限的,都己是“时过境迁”,无力改变。目前有的基层局在政务大厅与地税联合办证,工作人员不管其是否逾期,来了就办,对逾期户既不做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文书,也不进行税务处罚,对此问题,管理部门理由多,认为纳税人能来办证就已经不错了,罚款行不通。凡此种种,都是执法不规范而又长期得不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三是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其一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制度不健全,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缺乏对税收管理员工作的有效监督,税收管理员所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难以得到保证,缺乏对税收管理员工作的有效考核,监控管理职责有时流于形式;其二干部能级管理制度不健全,难以对税收管理员的工作实施有效的激励。监察子系统不够完善。首先是政策变动使部分考核指标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符,出现“无过错”的过错疑点;其二是软件依据绝对过错量进行考核追究,出现多干多追究,少干少追究,不干不追究的情况;其三考核监控不平衡。软件只对从事税收执法人员进行监控,对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无法纳入考核范围,业务与行政岗位之间监控不一致,考核不平等,影响整体工作效果。因此,要完善系统,对执法监察项目要努力涵盖,尤其一些容易产生特权、越权和违规执法的环节,如一般纳税人的认定、退税管理、个体核定、代征税款等税收业务,都应该在系统软件中进行监控,按照公正、公开的程序办理。
(三)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税源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方面
一是在税源管理上存在重主要税种,轻小税种现象。主要税种税源多,税源充足,各局都对主要税种建立了各种税源监控管理机制,但对一些小税种缺乏严密的税源监控管
践行科学发展观解除制约税收工作发展调研对策
本文2009-06-07 15:06:3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