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践科学发展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调研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7浏览:2366下载256次收藏

随着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被大量征用成了不可阻逆的潮流。与此同时出现的是众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它们成为被边缘化了的一种特殊群体:是农民,但失去了土地;是市民,但享受不到市民的待遇。不少农民因失地、失业、失保障,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他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失地农民在生活、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我们最近对我县的部分失地农民进行了调查。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困难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农村土地被征用的速度不断加快,失地农民问题正逐步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此次我们重点调查了城镇化征用农民土地状况,同时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如两路建设及库区所涉部分被征农户的情况进行了解。湖北建始工业园b区和沿河北路河道治污工程征地涉及业州镇城区三个社区、城郊两个村七个组被征地农民共计210户696人,其中已参加社保36人,享受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计91人。失地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219.7亩,共计被征用土地219.8亩(含征林地2.3亩),被征地户耕地剩余面积35.8亩,在征用土地户中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06户,无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但被征地4户。失地农民按户籍性质分:农业人口479人,非农217人;按年龄段分:16周岁以下89人,其中非农36人;16周岁(含)以上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498人,其中非农169人;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109人,其中非农12人。人均耕地不足0.3亩(含)199户665人。均为常住人口,户均3.32人。1998年以前共有耕地453亩,人均达0.65亩,1998年以后被征用的耕地233亩,2007年征地前人均耕地0.315亩,目前人均拥有耕地0.05亩。从我们对失地农民状况开展的调查情况看,他们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社保政策滞后,工作开展难度大。由于国家和省里只有宏观的指导意见,而无微观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全省亦同样没有出台可供操作的规程,而一个县的实施方案因其法理性层级较低,公信力亦较低,失地农民对此可信度就低,故我县暂未出台实施办法,也没有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进行实质性工作。在皇城脚下的工业园区被征地农户,园区承诺在2008年底以前进行社保,由于政策缺位未按时进行,在达不到自己期望值时,于是集体找政府“理论”,  “地征了没饭吃是死,到政府闹也是死,你不给我活,我也不给你活”等。农民认为自己利益受阻,政府在忽悠,集结数十人到政府上访,在群体性集结中多数是老人、妇女在一线,首先到劳动保障局上访,对于农保局的解释置之不理,继而集体到县委政府,要求解决问题。这种群体性征地矛盾一旦为一些人所蛊惑,一些不明事理群众参与,形成群体性上访,势必影响社会稳定。  

我县在2008年12月参照我省**、**等市县的模式结合我县实际,拟定了我县被征地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并分片征求失地农民意见,他们认为既然是基本生活保障,就是不管老少都必须从被征地时领取,因为他们的地已被征,生活已经无保障。再就是参加社保没有钱交,因为他们的地是按农产品价值计算的,而不是按商业地价计算合理给出的补偿,自卖至少每亩10万元,多余的钱交保费绰绰有余。同时认为保障标准不能太低,同一个杯喝水,同一口锅吃饭,物价都一样,土地又没了,上有老下有小,低保标准确实无法生存。

既使已着手开展失地农民保障工作,集体上访将会更加严重,现还未着手已有显现,有人讲“同是清江工业园,征地时间早两年,a区养老无保障,b区社保进门槛,a区补偿低,生活费用完,b区补偿高,却还有保障,你说我们怎么办?”工业园征地还有同是征一户的同一块地a、b区不同的待遇,矛盾的重点是政策范围以外的农民被征地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渐成焦点。

集库区、铁路高速公路、工商业征地于一个地区,情况更为特殊和复杂,主管牵头的部门很多,由于各部门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办法各有不同,征地都在2004年后,2007年后有的缴纳社保基金到财政,有的虽缴纳但未缴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实践科学发展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调研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