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破解水利科学发展难题调研措施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7浏览:2068下载159次收藏

在新的历史时期,水利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才能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最近一段时间,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在调研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当前广大群众对水利工作总体上比较认可,对水利长期以来保障、改善和服务民生所做的工作比较满意。但同时,也对水利事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通过广泛调研和认真学习,我对破解水利发展难题,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一、现阶段水利发展取得的明显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发挥水利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全市水利事业呈现出思路不断完善、发展速度加快、地位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2004年以来的5年间,全市累计争取重点水利工程59项,争取项目资金近11亿元。一大批利民惠民的水利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工业水利方面,建成太阳山刘家沟水库、金积供水工程、小河防洪工程,惠汉、唐西干渠“两两合并”工程,支持了工业发展。城市水利方面,开挖城市防洪排涝河道20.5公里,整治湖面水系21个,城市水面累计达到1.5万亩,建成黄河标准化堤防52公里。农村水利方面,近五年来灌区累计砌护渠道800多公里,各类渠道砌护率达29%,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全市中部干旱带110万亩节水补灌规划被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复、逐步实施。民生水利方面,建成郝家台水库等8项防洪工程,治理河道156公里。累计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107处,55万群众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2.5万水库移民得到国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扶持。生态水利方面,累计建成各类水保骨干工程95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40平方公里,境内生态移民项目启动实施。

二、影响水利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虽然近年来水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重新审示市情、水情,当前水利发展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第一,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造成的山川资源型、工程型、管理型缺水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是现阶段全市突出水情。全市水资源量少质差,年内分布不均。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00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77立方米,约为宁夏平均值的1/3,黄河流域的1/8,不足全国的1/28,耕地亩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为20立方米,不足黄河流域的1/16,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年内降水量80%以上集中在6-9月,而且以暴雨形式出现,利用率较低。南部山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开发利用难度大。受扬水工程限制全市相当一部分土地不能开发利用。黄河上游来水已经连续6年比多年平均来水量减少20%以上。灌区灌溉方式落后,纵水入沟、大水漫灌等浪费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造成的资源型缺水、水利建设投资不足造成的工程型缺水、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滞后造成的管理型缺水是影响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性制约因素。

第二,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问题是制约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市是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地区,干旱带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2%,国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0%。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3毫米,为宁夏多年平均值的63%,全国平均值的1/3。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13毫米,是降水量的10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4%。脆弱的生态环境致使山区、川区频频遭受洪涝灾害袭击。2004年以来,全市共发生各种局部洪涝灾害26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同时,由于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破解水利科学发展难题调研措施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