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务工青年教育管理工作调研分析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7浏览:2269下载209次收藏

随着**新城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管理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来京务工青年的教育管理、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为了掌握我区域内来京务工青年的基本状况,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区来京务工青年的特点、社会影响,找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办法,团区委于9月初至10月上旬对全区来京务工青年进行了普查,完成了回收调查问卷、信息录入工作,并对系统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召集各乡镇、街道相关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全区流动人口来京务工青年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进一步加强来京务工青年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此报告。
  一、全区来京务工青年的基本情况
  (一)本文中来京务工青年的界定
  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区域内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居住30日以上的18至35周岁青年。
  (二)主要组成人群
  1、从事管理、研究、设计等职业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
  2、在企业、工厂以打工为主的打工族
  3、个体经营者
  4、无工作、无居所人员
  (三)数量及分布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我区共有来京务工青年199194人(根据各乡镇、街道提供的数据统计),分布在各个乡镇、各个街道。就街道而言,前三种类型的来京务工青年占大多数,在农村,二、三类型的来京务工青年占大多数。
  (四)主要特征
  1、来源广泛,成份复杂。全区来京务工青年来源省份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河北、四川、山东、湖北、江西、吉林等地区;
  2、居住时间短,流动快。来京务工青年居住周期较短,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以于家务乡为例,居住一年的外来务工青年占53.08%,居住二年的占22.18%,居住二年以上的占24.74%;
  3、从事职业多样,就业途径狭窄。外来务工青年主要从事建筑、餐饮、服务、制造、加工等职业,大多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苦、脏、累、险行业工作。在谋取就业渠道方面,大部分来京务工青年是通过老乡朋友介绍、自荐或企业直招就任目前的工作,以张家湾镇为例,经劳动部门正规途径就业的外来务工青年仅占29%;
  4、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劳动技能。通过调查显示,来京务工青年大学以上学历27504人,小学以下学历2467人,其余多集中在中专、高中学历,占总人口84.95%。据了解,大多数流动青工未受过专门技术培训,专业技能十分缺乏;
  5、性别比率基本持平。来京务工青年男女比例约为1.13:1(男105651,女93543),男女比率基本持平,男青年较女青年略多。
  6、组织归属度较低。来京务工青年政治面貌以群众居多,以马驹桥镇为例,党团员占4.76%,普通群众占95.24%,普通群众是党团员人数的20倍,明显呈失衡状态。
  二、近年来我区加强流动青年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举措及成效
  (一)完善体系,搭建框架,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均设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组织,兼管流动青年的教育管理工作,达到城乡完全覆盖,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工作联系会议制度、联络员例会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工作考评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化工作制度,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务工青年教育管理工作调研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