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非公企业工会组织作用分析思考
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级工会如何在这个关键时期与时俱进履行职责,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根据上半年对全盟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的初步调查,对新建工会发展会员和基层工会如何发挥作用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层工会直接面对广大职工群众,充分体现并检验着工会作用的发挥和整体工作水平。目前,就全盟而言,旗县工会、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基层工会,组建时间长、组织体系健全,工作基础好,制度规范,能够在服务大局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作用,基本上能够得到所在单位党政组织和广大工会会员的认可和信任;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时期短,加之每年增加,不懈涌现,大部分企业建会时间比较短,工作基础参差不齐,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当前,职工对工会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不高,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部分中小非公企业工会在协调劳资关系中没有履行应尽的职责,在表达和维护职工利益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经过初步调查,力求通过非公有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调查与思考,进一步探讨如何破解“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经过几年的建会工作,结合今年的调查,当前我盟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作风发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组织起来不足。主要表现在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覆盖面与全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就全盟来讲,近几年非公制企业象雨后春笋,不断增加,各旗县市工业园区入住企业逐年增多。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和建立,为地方经济和发展注入活力,解决了一部分就业压力问题。如何在非公企业建立工会组织是摆在各级工会的大事,从全盟来看,目前工会掌握的非公有制企业数少于实际数,地区差距较大,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未建工会,有些已建的联合工会也名不符实,工会组建的防空洞还很多,影响了工会组建工作。从全盟企业结构情况看,我盟大部分是以小企业和作坊式企业居多、规模性企业较少,从管理上看,企业规模较大的管理比较规范,小企业和作坊式企业管理相对落后,劳资矛盾多,从职工构成来看,当地职工占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占很小比例,就业流动性大,由于企业和职工的构成差异,职工组建率和入会率低,组建工作难度大。
2、切实维权缺失。大部分非公企业工会对工会维权理解浅显,依法开展工作或发挥作用缺乏主动性,工作多是按照上级工会或老板的安排以组织文体活动和发放福利为主。在劳资矛盾的调处中,工会对职工的维权诉求普遍存在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现象,有的甚至采取回避态度,久而久之,让职工感觉“通过法律或老乡、朋友帮忙解决问题更有效”,发生劳资纠纷找工会反映和要求解决的越来越少。由于缺少有效的企业民主管理形式,非公企业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等民主权利难以落实。
3、活动方式僵化。目前基层工会的活动方式和载体脱离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年龄的变化、思想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多是照搬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缺少吸引力,内容多以企业文体活动为主。
4、物质保障匮乏。大多数非公企业没有工会活动阵地和办公场地。工会经费收缴困难,相当数量的非公企业工会没有经费独立帐户,工会经费的使用需要老板批准。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目前我盟非公企业基层工会组织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具体表现为基层工会组织不健全、工作不规范、不能比较全面地考虑职工权益的保护,对劳资关系关注少,知情不足,参与不多;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联合会形同虚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非公企业组建工会的社会认同度不高,仍存在认识上的阻力。非公企业未组建工会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主对工会认识有误。有的业主认为工会组织与企业对着干,工会组建起来会给企业找麻烦。有的业主认为组建工会是有投入没效益,所以没有积极性;二是部分职工对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认识盲点,对组建工会和入会没有要求,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不知道工会是干什么的,也不关心自己所在的企业有没有工会;三是一些企业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巨大差异,不支持组建工会。另外,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规模以下非公企业组建工会持顺其自然的态度,认为这类
一、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层工会直接面对广大职工群众,充分体现并检验着工会作用的发挥和整体工作水平。目前,就全盟而言,旗县工会、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基层工会,组建时间长、组织体系健全,工作基础好,制度规范,能够在服务大局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作用,基本上能够得到所在单位党政组织和广大工会会员的认可和信任;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时期短,加之每年增加,不懈涌现,大部分企业建会时间比较短,工作基础参差不齐,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当前,职工对工会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不高,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部分中小非公企业工会在协调劳资关系中没有履行应尽的职责,在表达和维护职工利益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经过初步调查,力求通过非公有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调查与思考,进一步探讨如何破解“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经过几年的建会工作,结合今年的调查,当前我盟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作风发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组织起来不足。主要表现在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覆盖面与全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就全盟来讲,近几年非公制企业象雨后春笋,不断增加,各旗县市工业园区入住企业逐年增多。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和建立,为地方经济和发展注入活力,解决了一部分就业压力问题。如何在非公企业建立工会组织是摆在各级工会的大事,从全盟来看,目前工会掌握的非公有制企业数少于实际数,地区差距较大,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未建工会,有些已建的联合工会也名不符实,工会组建的防空洞还很多,影响了工会组建工作。从全盟企业结构情况看,我盟大部分是以小企业和作坊式企业居多、规模性企业较少,从管理上看,企业规模较大的管理比较规范,小企业和作坊式企业管理相对落后,劳资矛盾多,从职工构成来看,当地职工占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占很小比例,就业流动性大,由于企业和职工的构成差异,职工组建率和入会率低,组建工作难度大。
2、切实维权缺失。大部分非公企业工会对工会维权理解浅显,依法开展工作或发挥作用缺乏主动性,工作多是按照上级工会或老板的安排以组织文体活动和发放福利为主。在劳资矛盾的调处中,工会对职工的维权诉求普遍存在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现象,有的甚至采取回避态度,久而久之,让职工感觉“通过法律或老乡、朋友帮忙解决问题更有效”,发生劳资纠纷找工会反映和要求解决的越来越少。由于缺少有效的企业民主管理形式,非公企业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等民主权利难以落实。
3、活动方式僵化。目前基层工会的活动方式和载体脱离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年龄的变化、思想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多是照搬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缺少吸引力,内容多以企业文体活动为主。
4、物质保障匮乏。大多数非公企业没有工会活动阵地和办公场地。工会经费收缴困难,相当数量的非公企业工会没有经费独立帐户,工会经费的使用需要老板批准。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目前我盟非公企业基层工会组织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具体表现为基层工会组织不健全、工作不规范、不能比较全面地考虑职工权益的保护,对劳资关系关注少,知情不足,参与不多;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联合会形同虚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非公企业组建工会的社会认同度不高,仍存在认识上的阻力。非公企业未组建工会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主对工会认识有误。有的业主认为工会组织与企业对着干,工会组建起来会给企业找麻烦。有的业主认为组建工会是有投入没效益,所以没有积极性;二是部分职工对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认识盲点,对组建工会和入会没有要求,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不知道工会是干什么的,也不关心自己所在的企业有没有工会;三是一些企业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巨大差异,不支持组建工会。另外,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规模以下非公企业组建工会持顺其自然的态度,认为这类
发挥非公企业工会组织作用分析思考
点击下载
本文2009-06-06 11:35:4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641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