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商行会计系统审计方法的调研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6浏览:2780下载193次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注重依托信息系统网络技术优势,在业务交易和会计核算电子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有力促进了会计处理的集中化、远程化和标准化。从建设银行的实践看,在经历了手工作业-网点单机版-分行网络版-总行数据集中四个阶段后,实现了全行的数据集中,以此为依托,统一了全行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平台,规范了全行业务的会计核算,并开发了统一的报表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健全,为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披露能力,推进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引入了内部控制理念,加强了对重要业务和重要岗位的控制,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了对重大风险会计业务授权、集中和非现场审计,内部控制得到不断强化。伴随着银行电算化的快速发展,对会计系统的审计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新的审计风险
    1、固有风险
    由于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广泛运用,固有风险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电子化会计数据存在被滥用、篡改和丢失的可能。手工系统中,纸面上的信息易于辨认、追溯,而在电算化系统中,由于存储介质的改变,一些非法用户侵入系统,破坏数据,或是由于网络传输、系统本身的故障,会造成实际数据和电子账面数据不符,增加了固有风险。
    2、控制风险
   在手工条件下,内部控制一般表现为对人的控制,强调职责分清、岗位制约,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利用纸面信息,进行手工的核对和检查,结果比较直观。而在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转变为对人和机器的控制,而且许多情况下是以机器为主,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遇到了挑战,控制风险也相应增加。首先,电子数据存在使得审计线索减少或消失的可能性,在计算机系统中,从原始数据的录入到报表的自动生成,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传统的审计线索不复存在。其次,原始数据的录入存在错录的可能性。目前商业银行大量的记账凭证仍需要手工录入,如果输入错误,报表还有可能显示平衡,从而掩盖了人工录入的错误。
    3、检查风险
    首先,商业银行的系统升级较为频繁,会计软件的更新换代,使得有些历史文件难以提取,增加了检查风险。对账户或交易的重大实质性测试,往往离不开银行的历史数据。由于软件版本的更新、平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商行会计系统审计方法的调研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