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人民币困局的思考及建议
人民币发展壮大,西方国家惶恐不安,以逼迫人民币升值为中心,有计划有组织地绞杀人民币。其策略主要有五个方面:(1)私有化撬开中国经济的大门,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2)操纵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初级产品价格爆涨,使中国几十年辛苦积累起的外汇储备可折换战略物资量锐减,诱发中国国内通货膨胀;(3)国际游资恶炒股市、房市、囤积人民币,收割中国人民的血汗钱;(4)逼迫人民币快速升值,外汇折算成人民币大幅度缩水,恶化中国贸易投资条件,加工出口企业失去竞争力而大面积倒闭;(5)寻找政治代言人促进中国和平演变,破坏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中国政权。这场斗争考验着中国国策和国家的忍耐力,决定着改革开放的成败。
一、人民币在复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战略机遇期(1978-2025)。从鸦片战争起,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失去了所有藩国和边疆地区,所幸中国没有被肢解和分裂,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伤痕累累地站起来了!新中国诞生后,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国经济起飞打下坚实的基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争取到了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赢得了千载难逢的赶超世界的机遇,这就是中国的战略机遇。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经济连续三十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是中国劳动人口总量占世界第一位,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资金积累最多的时期,到2025年,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战略机遇期终结。
(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成为带动全球发展的火车头;俄罗斯得益于能源价格上涨国力快速恢复;印度、巴西、南非等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获得长足进步;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货币;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美元地位削弱。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波及全世界,美国政府为应对美元衰落与次贷危机,执行不负责任的金融货币政策。
(三)西方国家对人民币汇率的反映。人民币国际影响与国际贸易相伴而生,由无到有,从小到大。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对外贸易额微小,对世界经济无实质性影响,人民币不为外界熟悉。改革开放后,人民币对外影响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两小无猜。1989年5月前,是中西方关系蜜月期,中国随意变动人民币汇率,西方国家对此不屑一顾。第二阶段,相干无事。和平演变失败后,西方国家制裁中国,但在亚洲金融危机(1997)爆发前,贸易大国对人民币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干涉我国的外汇改革。第三阶段,掌声响过,涨声响起。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赢得国际声誉。2000年之后,呼吁人民币升值之声不绝于耳,我国政府顶住压力,核心政策是盯住美元,至2005年7月,对美元升
一、人民币在复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战略机遇期(1978-2025)。从鸦片战争起,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失去了所有藩国和边疆地区,所幸中国没有被肢解和分裂,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伤痕累累地站起来了!新中国诞生后,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国经济起飞打下坚实的基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争取到了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赢得了千载难逢的赶超世界的机遇,这就是中国的战略机遇。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经济连续三十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是中国劳动人口总量占世界第一位,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资金积累最多的时期,到2025年,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战略机遇期终结。
(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成为带动全球发展的火车头;俄罗斯得益于能源价格上涨国力快速恢复;印度、巴西、南非等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获得长足进步;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货币;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美元地位削弱。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波及全世界,美国政府为应对美元衰落与次贷危机,执行不负责任的金融货币政策。
(三)西方国家对人民币汇率的反映。人民币国际影响与国际贸易相伴而生,由无到有,从小到大。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对外贸易额微小,对世界经济无实质性影响,人民币不为外界熟悉。改革开放后,人民币对外影响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两小无猜。1989年5月前,是中西方关系蜜月期,中国随意变动人民币汇率,西方国家对此不屑一顾。第二阶段,相干无事。和平演变失败后,西方国家制裁中国,但在亚洲金融危机(1997)爆发前,贸易大国对人民币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干涉我国的外汇改革。第三阶段,掌声响过,涨声响起。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赢得国际声誉。2000年之后,呼吁人民币升值之声不绝于耳,我国政府顶住压力,核心政策是盯住美元,至2005年7月,对美元升
破解人民币困局的思考及建议
点击下载
上一篇:对人民币残损币现象调研对策下一篇:卫生行业作风建设调研思考
本文2009-06-06 08:20:5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631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