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调研思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决策,这是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人总行也提出了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构建新农村支付结算畅通工程的宏伟蓝图。因此,基层金融部门如何组织贯彻落实,改革现有的服务模式,加快农村金融的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课题之一。
一、当前农村金融支付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农业人口11.59万人,占总人口的78.7%,共有13个乡镇、110个自然村。现有农村金融营业网点20家,其中:农业银行2家、农村信用社12家、邮政储蓄6家。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能办理的支付结算方式主要有:现金收付、转账、电子汇兑、委托收款,主要的支付结算工具为:银行卡(借记卡、贷记卡)、个人通存通兑业务以及连接全国人民银行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没有其他的支付结算工具。据调查,当前农村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机构绝对数量偏少。近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使商业银行大部分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只留农村信用社孤军奋战,农村的金融服务机构严重不足。据调查:全县是平均每3874人拥有1家金融营业网点,城区是每1668人拥有1家金融营业网点,而农村是5795人才拥有1家金融营业网点。
2、农村金融支付结算工具不足。从农村金融机构的结构看,除了信用社、邮政储蓄和农业银行的少量网点外,别无其他的商业银行,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网上银行、电话(手机)银行、全国支票影像系统等结算支付工具在农村都是空白。农村信用社虽然是农村支付结算的主力军,但长期以来积存的亏损难以弥补,导致前期金融科技投入不足,支付结算工具偏少,其支付手段还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由于没有自助设备和刷卡设备(全县乡镇无atm机或pos机),农村银行卡的推广使用面较小,现金支付仍是最主要的支付手段。且结算服务只能在营业时间办理,与城关的自助设备24小时服务相比,相对比较落后。
3、农村支付结算安全防范薄弱。一是支付结算知识缺乏,对支付结算方式不了解,不知道支付安全防范,根本无法
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调研思考
本文2009-06-05 10:57:0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