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调研分析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5浏览:2335下载286次收藏

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这是摆在农村广大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我们深入到****县农口有关部门,就该县认真实施“三线富民”发展战略,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我们感到,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它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县的具体做法是:  
一、科学定位,“三线富民”   
****县是个农业大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粮食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农民的生活条件、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一部分乡镇跨入了小康行列,但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由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还不尽合理而导致的大农业的结构层次等方面矛盾日益凸现出来。为了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三线富民”发展战略。“三线富民”就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充分反映****农业资源多样化的客观现实,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一条线是建设北部山地丘陵地区以板栗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基地;第二条线是建设平原地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第三条线是全县范围内建设环保型生猪产业化基地。奋斗目标是:到2006年,实现蔬菜播种面积3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万亩,年创产值10亿元;建设以板栗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体系,建成30万亩出口农业基地,年创产值10亿元;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年创产值10亿元,力促农民收入跨越式发展。  

“三线富民”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找到了突破口,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在全县上下取得了共识。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连续两年提出了“总体思路不变,工作重心不变”,继续狠抓落实的工作方针,落实“三线富民”发展战略,使工作思路更加清晰,落实效果更加明显。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采取超常措施,下大力落实农业结构调整的“三条主线”,山地丘陵地区板栗基地在去年20.6万亩基础上新增1.92万亩,秋后计划新增3.1万亩,明年达到30万亩的目标;蔬菜播种面积已达15.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26万亩;生猪存栏在去年已达到42.6万头基础上,今年新增50头以上规模猪场422个,新增生猪存栏3.07万头,年底有望突破出栏100万头的目标。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17元,较上年增长7%;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207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  

启示之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坚持超前的发展观念和科学的发展战略。超前的发展观念和科学的发展战略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又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决定性因素。“三线富民”战略是在不断深化对县情实际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并经实践证明完全符合****实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要加速发展,就必须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落实好这个发展战略。  

二、坚持“四化”,做强产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就****农业产业自身而言,县委、县政府主要抓了三个层次的调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调研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