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粮食生产能力的调研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2浏览:2367下载300次收藏

粮食、能源和水被称为人类生存三大基本物资,也被当今世界各国称为三大战略物资。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粮食就是基础的基础。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1974年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问题后,粮食问题就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我们党和国家近几年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2008年7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会议指出,中国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加快构建符合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必须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供给,要通过实施《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使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2020年达到10800亿斤以上。

当今世界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日益显现,我国粮食供需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把重点放在产中进行调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目前,我旗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薄弱,种粮成本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实现全旗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要从我旗实际出发,科学把握粮食生产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提高对稳定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发展粮食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稳定粮食生产发展。

一、资源概况

    ****(简称**)位于**自治区东北部,**南麓,旗政府于2005年迁入**镇。全旗土地总面积21152.4平方公里,计划内耕地面积303万亩,待开发整理耕地30万亩。辖22个苏木乡镇办事处,232个村嘎查,5个国营农牧场。全旗总人口 40万,农业人口达32万,农业劳动力14.8万。

**属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在4.2℃;≧lo℃有效积温2100—2900℃,无霜期95一1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900小时,年降水350—400mm,多集中在7—8月份,年蒸发量1600mm,干燥度2.30,属典型的半干旱农业区。土壤有黑钙土、暗棕壤、草甸土、栗钙土,大部分耕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梁、荞麦、芸杂豆、甜菜、马铃薯、葵花等作物,2008年粮食总产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实现12.5亿斤。

二、粮食生产现状

    **是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旗县。按照《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布局要求,前旗被列为484个区(场)统筹规划项目布局中,是**自治区商品粮基地旗之一,是国家重点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基地之一。近年来,始终坚持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不断加大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生产。

(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呈递升趋势,由1947年的135万亩的最低限增加到2008年的260万亩,增加125万亩。

    (二)粮食产量上涨幅度大。粮食产量由1948年的1.16亿斤增加到2008年的12.5亿斤,增加了11.34亿斤,粮食增产潜力较大。

    (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促进粮食单产明显增长。**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为主。水稻由50年代的国光品种种植、水淹麦主推技术的应用,亩产200公斤,发展到现在的莎莎泥等优质米品种种植、旱育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强粮食生产能力的调研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