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2O3-TiC复合陶瓷与不锈钢扩散钎焊接头组织分析
摘要: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观察了al20,一tic复合陶瓷与crl8-m8不锈钢扩散钎焊接头的组织形貌,分析了元素在
接头中的分布情况和界面附近区域元素的扩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ti—cu_ti中间层与陶瓷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促进元素的相互扩
散。al20,_tic复合陶瓷与不锈钢扩散钎焊接头形成3个扩散反应层,其中一个位于crl8-ni8不锈钢侧,厚度约为17.5 m,成分主要是
fe在b_ti中的圉溶体,fe—ti化合物和tic;靠近陶瓷侧的反应层厚度约为7.5岬,成分主要是tic,ti—o和ti—ai; 中间反应层厚度约为
5 m,成分主要是cu圉溶体和cu—ti相。
关键词:al203—tic复合陶瓷;不锈钢;扩散钎焊;ti—cu—ti
中图分类号:tg453.9:tg454 文献标识码:b
al20,一tic复合陶瓷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耐腐蚀及耐磨
性能,在机械、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由于陶瓷与金属在化学键类型、微观结构、物理性质和
力学性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常规的方法是很难将其
连接在一起并满足使用要求的[r。目前,活性金属钎焊和固相
扩散焊技术较成熟.连接强度高,可重复性好,是实现陶瓷与
金属连接的有效途径。
固相扩散连接中界面的结合是靠界面塑性变形实现的,
其连接温度较高. 由于2种材料线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不匹
配,易在界面附近产生高的残余应力,很难实现陶瓷与金属
的直接扩散连接 2. 。因此在进行陶瓷/金属连接时。一般都
采用在陶瓷和金属之间插入中间层金属的间接固相扩散连接
方法。采用中间层的主要目的是减缓因陶瓷与金属的线膨胀
差异而引起的热应力⋯. 同时也可起到抑制或改变界面生成
物的作用: 中间层材料选择是复合陶瓷与钢扩散钎焊连接的
关键问题。
试验采用箔片状ti—cu—ti作为中间层。ti元素为强活性元
素,对复合陶瓷有良好的润湿性;cu为较好的缓冲层材料.
能起到降低接头残余应力的作用。本文采用扩散钎焊工艺对
a1 o3-tic复合陶瓷与crl8一ni8钢进行连接,利用金相显微镜、
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观察钎焊接头组织形貌,分析元素在接头
区域的分布情况和界面附近区域元素扩散分布情况。通过对
a1 o3一tic复合陶瓷与crl8一ni8钢的成功连接,并结合试验分
析,对于深入研究用常规方法不易焊接时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有
重要意义。
收稿13期:2007—02—20:修回13期:2007—08—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5088)
1 试验方法
试验所采用的陶瓷是在氧化铝中加入碳化钛而得到的复合
陶瓷,其基体为氧化铝,呈白色。a1 o3一tic复合陶瓷的物理
性能见表1。不锈钢采用crl8一ni8型奥氏体不锈钢.厚度为1.5
mm,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见表2。中间过渡层材料采
用箔片状ti—cu—ti复合层,厚度为30 m。
表1 al rⅡc复合陶瓷的物理性能
组成 密度 抗弯强度 维氏硬度 断裂韧性值 线膨胀系数
(质量分数)(%) o/(g-cin-3) ,mpa hv x (mva-m ) /k
al ~'(26-47)tic 4.16—4.54 400—60o 18.0o一23.0o 4.0o一6.0o 8.0 xl0
表
接头中的分布情况和界面附近区域元素的扩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ti—cu_ti中间层与陶瓷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促进元素的相互扩
散。al20,_tic复合陶瓷与不锈钢扩散钎焊接头形成3个扩散反应层,其中一个位于crl8-ni8不锈钢侧,厚度约为17.5 m,成分主要是
fe在b_ti中的圉溶体,fe—ti化合物和tic;靠近陶瓷侧的反应层厚度约为7.5岬,成分主要是tic,ti—o和ti—ai; 中间反应层厚度约为
5 m,成分主要是cu圉溶体和cu—ti相。
关键词:al203—tic复合陶瓷;不锈钢;扩散钎焊;ti—cu—ti
中图分类号:tg453.9:tg454 文献标识码:b
al20,一tic复合陶瓷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耐腐蚀及耐磨
性能,在机械、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由于陶瓷与金属在化学键类型、微观结构、物理性质和
力学性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常规的方法是很难将其
连接在一起并满足使用要求的[r。目前,活性金属钎焊和固相
扩散焊技术较成熟.连接强度高,可重复性好,是实现陶瓷与
金属连接的有效途径。
固相扩散连接中界面的结合是靠界面塑性变形实现的,
其连接温度较高. 由于2种材料线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不匹
配,易在界面附近产生高的残余应力,很难实现陶瓷与金属
的直接扩散连接 2. 。因此在进行陶瓷/金属连接时。一般都
采用在陶瓷和金属之间插入中间层金属的间接固相扩散连接
方法。采用中间层的主要目的是减缓因陶瓷与金属的线膨胀
差异而引起的热应力⋯. 同时也可起到抑制或改变界面生成
物的作用: 中间层材料选择是复合陶瓷与钢扩散钎焊连接的
关键问题。
试验采用箔片状ti—cu—ti作为中间层。ti元素为强活性元
素,对复合陶瓷有良好的润湿性;cu为较好的缓冲层材料.
能起到降低接头残余应力的作用。本文采用扩散钎焊工艺对
a1 o3-tic复合陶瓷与crl8一ni8钢进行连接,利用金相显微镜、
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观察钎焊接头组织形貌,分析元素在接头
区域的分布情况和界面附近区域元素扩散分布情况。通过对
a1 o3一tic复合陶瓷与crl8一ni8钢的成功连接,并结合试验分
析,对于深入研究用常规方法不易焊接时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有
重要意义。
收稿13期:2007—02—20:修回13期:2007—08—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5088)
1 试验方法
试验所采用的陶瓷是在氧化铝中加入碳化钛而得到的复合
陶瓷,其基体为氧化铝,呈白色。a1 o3一tic复合陶瓷的物理
性能见表1。不锈钢采用crl8一ni8型奥氏体不锈钢.厚度为1.5
mm,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见表2。中间过渡层材料采
用箔片状ti—cu—ti复合层,厚度为30 m。
表1 al rⅡc复合陶瓷的物理性能
组成 密度 抗弯强度 维氏硬度 断裂韧性值 线膨胀系数
(质量分数)(%) o/(g-cin-3) ,mpa hv x (mva-m ) /k
al ~'(26-47)tic 4.16—4.54 400—60o 18.0o一23.0o 4.0o一6.0o 8.0 xl0
表
Al2O3-TiC复合陶瓷与不锈钢扩散钎焊接头组织分析
点击下载
本文2009-05-31 16:47:56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525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