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悼词
(一)悼词的定义和文体特点
悼词是在追悼会上宣读的,对死者一生给予最终评价,并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的一种应用文体。
悼词的文体特点和基本作用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是对死者的盖棺论定。悼词的相当一部分文字用来描述死者一生所做的事业,并对其业绩进行评价,充分肯定死者的贡献和人生价值。中国古语曰“盖棺论定”,意思是说一个人去世了,就可以对他的一生进行基本评价了。悼词就是这样一种“盖棺论定”的文体。它也可以说是社会对死者一生所作出的总结,是对死者业绩的最终表彰。
二是对死者的深沉悼念。悼词要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哀伤、痛惜之情,这样做有告慰死者,激励生者的作用。毛泽东曾经说过:“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民众团结起来。”悼词表达哀思,就是这样的目的。
三是对死者亲属的安慰。死者亲属失去亲人后,精神十分痛苦。悼词中对死者业绩贡献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亲属的精神进行安慰,能使他们节制哀痛,恢复正常精神状态。
(二)悼词的写法
1.标题
悼词的标题有三种写法。第一种直书“悼词”二字,第二种写成“××先生悼词”,第三种写出追悼会名称,可写为“在×××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事实上,在追悼会上宣读悼词时是不需要读出标题的,当主持人宣布“由××同志致悼词”后,致词者直接宣读正文。因此人们又将悼词的标题说成“×××同志在××追悼会上所致的悼词”。
2.正文
悼词的正文通常不是一个作者所能独立完成的,因为悼词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和悼念,而是一个集体对一个人的最终评价和悼念。如果是重要的人物,写作之前需要相关人员集体研究一下,达成共识,定下基本的评价原则,以避免对死者的评价不足或过誉。即使不是重要人物,其悼词也不是一人从头到尾即可包办的,可以由执笔人写出初稿,然后经集体讨论进行修改,定稿之后才能在追悼会上宣读。
(1)开头
正文的开头一般都按照模式化的写法:“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同志。”
(2)主体
正文主体有两种写法,由三大层次组成。
先说两种写法。
第一种写法是叙述加议论的写法。如果死者生前业绩丰富,贡献很多,写作时要注意对其大的
十、悼词
本文2009-05-10 10:28:39发表“写作教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