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摘要]前列腺炎动物模型有两大类即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前者主要用大肠杆菌注入实验动物前
列腺器官中制得;后者主要用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诱导而成。其中,生物制剂诱导的前列腺炎动
物模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较为理想的模型,它的造模方法主要有雌激素诱导法和大鼠前列腺
蛋白结合免疫佐剂法两种。这些模型为前列腺炎相关的探索性研究和开发应用性研究打下了必不
可少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前列腺炎;细菌性;非细菌性;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q9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48(2007)03—021 1-04
前列腺炎是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外研
究表明:其发生率约为4%---l1%,且多发生于青
壮年,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生活和精神生活。
由于研究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前列腺炎
概念的内涵各异。另外,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研
究也有待于深入。
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nih)对前列腺
炎进行了重新分型,即i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
炎;ii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 型:慢性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Ⅳ型:
无症状的炎症性前列腺炎。四型前列腺炎中,只
有i型的病因是较明确的,临床治疗效果也确切,
占前列腺炎病人的2%~3%,其他三型的前列腺炎
发病原因都不清楚。其中,Ⅱi型前列腺炎占临床
发病率的9o% 以上,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
又可进一步分为Ⅲa型和Ⅲb型。因此前列腺炎疾
病的发生机制具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性。
为了给探索性研究和开发应用性研究打下必不
可少的坚实基础,众多学者研究制作了各种前列腺
(收稿日期】2007-01—17
【作者简介】李冬梅(1 970一),女,硕士研究生,从事前列腺炎药
理毒理学研究
【通讯作者】孙祖越,email:sunzy64@ 1 63.corn
炎的动物模型,归纳起来主要分两大类川:一类为
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另一类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模型。现将这两大类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制作的研究
进展综述如下。
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
临床上细菌性前列腺炎约占所有前列腺炎病人
的5% 以下,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细菌,急性期感
染的细菌对抗生素敏感者,易被治愈。但大部分患
者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且对抗生素不敏感,疾病
迁延难愈,临床上诊断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1 急性细菌性模型
吴金虎等【2】用sd大鼠造模,具体的造模方法:
取体重250"~300 g sd大鼠,腹腔麻醉,腹部去
毛消毒后,沿腹壁中线切开皮肤和肌肉,打开腹
腔,暴露前列腺,从前列腺背叶进针,注入0.05 m1人
肠杆菌(atcc25922)5 2×10mcfu/l,然后缝合腹
壁肌肉和皮肤。分别在造模后第1、3、5和7天
解剖大鼠,观察大鼠前列腺大小、硬度和色泽、
是否有粘连等,并做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组
织细胞的改变,然后对造模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和评价。发现造模3 d后炎症反应非常严重,建议
改用低浓度的大肠杆菌液。elkahwaji等【3】用小鼠造
21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laboratory animal and comparative medicine
模,每只小鼠从前列腺背叶注入2×106或2×10s
浓度的大肠杆菌2o ul,5 d后造模成功。该模型
的优点是简便易掌握,缺点是不同品系小鼠的炎症
表现程度不同,模型成功率有差异。
1.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动物模型
此种模型还不成熟, 目前相关报道很少。山
长武等【 1用表皮葡萄球菌、丙酸杆菌和o.2% 琼脂
混合,0.2 m1注入3月龄的wistar大鼠前列腺,手
术7 d后,造模成功。孙一呜 s1用1o,/ml的火肠
杆菌注入wistar火鼠前列腺背侧叶,每只o.2 ml,
1个月后造模成功。yong—hyun cho等【6】用火肠杆
菌滴注在大鼠前列腺尿道部,4周后,大鼠表现为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也有学者认为,许多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其实存在细菌感染, 由于传统的细菌培养阴性,
故而被临床诊断为非细菌性的前列腺炎。赵岩等【’1
建立基于16srrna基因的pcr-dot blot细菌学检测
方法,结果58例病例中,传统的前
列腺器官中制得;后者主要用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诱导而成。其中,生物制剂诱导的前列腺炎动
物模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较为理想的模型,它的造模方法主要有雌激素诱导法和大鼠前列腺
蛋白结合免疫佐剂法两种。这些模型为前列腺炎相关的探索性研究和开发应用性研究打下了必不
可少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前列腺炎;细菌性;非细菌性;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q9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48(2007)03—021 1-04
前列腺炎是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外研
究表明:其发生率约为4%---l1%,且多发生于青
壮年,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生活和精神生活。
由于研究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前列腺炎
概念的内涵各异。另外,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研
究也有待于深入。
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nih)对前列腺
炎进行了重新分型,即i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
炎;ii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 型:慢性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Ⅳ型:
无症状的炎症性前列腺炎。四型前列腺炎中,只
有i型的病因是较明确的,临床治疗效果也确切,
占前列腺炎病人的2%~3%,其他三型的前列腺炎
发病原因都不清楚。其中,Ⅱi型前列腺炎占临床
发病率的9o% 以上,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
又可进一步分为Ⅲa型和Ⅲb型。因此前列腺炎疾
病的发生机制具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性。
为了给探索性研究和开发应用性研究打下必不
可少的坚实基础,众多学者研究制作了各种前列腺
(收稿日期】2007-01—17
【作者简介】李冬梅(1 970一),女,硕士研究生,从事前列腺炎药
理毒理学研究
【通讯作者】孙祖越,email:sunzy64@ 1 63.corn
炎的动物模型,归纳起来主要分两大类川:一类为
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另一类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模型。现将这两大类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制作的研究
进展综述如下。
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
临床上细菌性前列腺炎约占所有前列腺炎病人
的5% 以下,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细菌,急性期感
染的细菌对抗生素敏感者,易被治愈。但大部分患
者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且对抗生素不敏感,疾病
迁延难愈,临床上诊断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1 急性细菌性模型
吴金虎等【2】用sd大鼠造模,具体的造模方法:
取体重250"~300 g sd大鼠,腹腔麻醉,腹部去
毛消毒后,沿腹壁中线切开皮肤和肌肉,打开腹
腔,暴露前列腺,从前列腺背叶进针,注入0.05 m1人
肠杆菌(atcc25922)5 2×10mcfu/l,然后缝合腹
壁肌肉和皮肤。分别在造模后第1、3、5和7天
解剖大鼠,观察大鼠前列腺大小、硬度和色泽、
是否有粘连等,并做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组
织细胞的改变,然后对造模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和评价。发现造模3 d后炎症反应非常严重,建议
改用低浓度的大肠杆菌液。elkahwaji等【3】用小鼠造
212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laboratory animal and comparative medicine
模,每只小鼠从前列腺背叶注入2×106或2×10s
浓度的大肠杆菌2o ul,5 d后造模成功。该模型
的优点是简便易掌握,缺点是不同品系小鼠的炎症
表现程度不同,模型成功率有差异。
1.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动物模型
此种模型还不成熟, 目前相关报道很少。山
长武等【 1用表皮葡萄球菌、丙酸杆菌和o.2% 琼脂
混合,0.2 m1注入3月龄的wistar大鼠前列腺,手
术7 d后,造模成功。孙一呜 s1用1o,/ml的火肠
杆菌注入wistar火鼠前列腺背侧叶,每只o.2 ml,
1个月后造模成功。yong—hyun cho等【6】用火肠杆
菌滴注在大鼠前列腺尿道部,4周后,大鼠表现为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也有学者认为,许多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其实存在细菌感染, 由于传统的细菌培养阴性,
故而被临床诊断为非细菌性的前列腺炎。赵岩等【’1
建立基于16srrna基因的pcr-dot blot细菌学检测
方法,结果58例病例中,传统的前
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点击下载
上一篇: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梳理下一篇:诊所实习报告
本文2009-05-09 15:57:46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105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