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道蛋白的研究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法医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q503;d9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 9297(2004)01—0053—03
一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
水是生物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每时每刻有大量的水分子
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在90年代以前,对于水分子的转运机
制,主要有两种理论解释,一种是水分子的简单扩散学说,认为
细胞内外渗透压差是其动力源,需要较高的阿里纽斯活动能
(arrhenius activation energy,以下简称ea),一般ea> 10 keal/
mol,达到平衡时渗透率(coefficient of osmotic permeability,简称
pf)与扩散率(coefficient of diffusional permeability,简称pd)趋于
相等,不能被汞等通道蛋白阻断剂所抑制。但水分子简单扩散
理论不能解释一些生理现象,如尿的浓缩、pf/pd> 1时水的转
· 法医学理论与实践·
运及有些细胞水转运可被通道蛋白阻断剂抑制等,所以就产生
了另一种理论,认为细胞膜上存在水分子转运的特殊通道,即水
通道学说。水分子通过该通道进出细胞,水通过水通道时需要
的ea较低,一般ea<5 kcal/mol。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一直
未能证实水通道的存在。_1 j1988年agre等 在纯化人的红细
胞膜上rh蛋白时,偶然发现了一种新的膜蛋白,分子量约28 kd
左右,属于一种内在膜整合蛋白(channel forming integral mem—
brane protein,简称chip28)。1991年chip28的cdna 分子克
隆成功,并成功地将chip28体外转录合成的cdna转染非洲
爪蟾的卵母细胞,结果发现转染后的卵母细胞在低渗透溶液中
很快膨胀,并最终破裂。[ , 又将chip28嵌入脂质体进行实验,
能明显加快水的转运_8],从而证实chip28对水有特殊通透性:
1993年arge将这种内在膜整合蛋白正式称为水通道蛋白
(aquaporins,简称aqps)。[ ]目前已发现9种水通道蛋白亚型,
· 54 ·
按顺序分别命名为aqpa~aqp9,它们形成一个aqps家族,考
虑到以前发现的一种膜内在蛋白,又称mip(major intrinsic protein,
简称mip),也对水有一定的通过作用,有些学者把它也归
入水通道蛋白家族中,取名为aqpo:
二、aqps的结构
aqps为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30 kd 左右。
aqps家族的结构主要是通过对aqpa的疏水性分析研究推测
出来的,aqpa的蛋白结构研究得最清楚,它的一级结构为含6
个螺旋的单肽链,连续跨膜6次,含3个胞外环(a、c、e)和2个
胞内环(b、d),b环和e环具有疏水性,b环位于细胞内侧,e环
位于细胞外侧,其余3个环为亲水性,它们均存在细胞膜脂质层
中,其氨基端(nh2一)和羧基端(cooh一)位于细胞内,整个
aqp分子前后两部分在序列上相似,呈对称的镜像结构,并且b
环和e环均具有天冬酰氨酸一哺氨酸 丙氨酸基本单元
(apa),apa为aqp家族的共有特征结构,对水的通透性具有
决定性作用。l6 通过对整合有chip28分子的脂质体进行标记重
组、冰冻蚀刻及形态学测量等方法研究,证实aqps蛋白在细胞
膜上以四聚体形式存在,每个单体单独形成一个水通道,b环和
e环各形成半个水通道,它们在细胞膜脂质分子层中相互重叠形
成一个完整的水通道。l1 n j
有些水通道对含汞试剂敏感,其功能可被汞试剂抑制。这
是因为这些水通道蛋白的npa前序列中存在189一半胱氨酸残
基,该残基为汞的特异性结合位点,一旦汞试剂与这个位点结
合,就可抑制水通道。在现在已知的aqps家族中,只有a0p4
和aop7的npa前序列不含189一半胱氨酸残基,它们为汞不
敏感性水通道蛋白。_7·lo 3
三、aqps的功能与调节
aqps对水有选择性性通透作用,将体外转录合成的水通道
cdna注入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和嵌入脂质体进行实验,证明水
的渗透率(pf)呈数十倍地增加,c 6-8]从而证实aqps对水有特殊
通过性。aqps对各种离子不具有通过性,_1 3_它们的功能不受
温度、质膜成分的影响,但有的研究证实aqp3和aqp7对甘油
和尿素等有机小分子有一定的通过性,并且它们的核苷酸序列
也很相似,[14, ]可据此将aqps家族分为两个亚家族,即aqp3
和aqp7为一个亚家族,其余aqps为另一个亚家族。
对aqps的调节存在长期和短时调节之分。长期调节作用
在核酸转录水平上,主要表现为aqps的mrna合成增加,蛋白
表达量增强,如皮质醇类激素可以从该水平上增加aqp1的表达
等。[ ]短时调节主要表现为细胞浆内的囊泡等膜单位短时与细
胞膜融合,它们膜上的aqps转移到细胞膜上,导致细胞膜单位
面积上aqps的量短时增加,如当受到加压素的作用时,肾组织
细胞浆中的囊泡与肾脏细胞顶端膜融合,使囊泡中的aqp2转移
到胞膜中发挥作用,一旦刺激消失,又通过形成囊泡载体,aqp2
返回到胞浆中,从而减少细胞膜上的aqp2,水通透性降低,所以
这种短时调节机制又称为“穿梭机制”。 l
四、aqps的组织分布
水通道蛋白在人类妊娠早期就开始表达,胎儿12周龄时就
可以检测到,36周龄时aqps表达明显增加,出生时其红细胞和
肾小管中的aqps表达量就几乎与成人相等,而在小鼠的表达需
出生后1~2个月
【中图分类号】q503;d9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 9297(2004)01—0053—03
一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
水是生物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每时每刻有大量的水分子
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在90年代以前,对于水分子的转运机
制,主要有两种理论解释,一种是水分子的简单扩散学说,认为
细胞内外渗透压差是其动力源,需要较高的阿里纽斯活动能
(arrhenius activation energy,以下简称ea),一般ea> 10 keal/
mol,达到平衡时渗透率(coefficient of osmotic permeability,简称
pf)与扩散率(coefficient of diffusional permeability,简称pd)趋于
相等,不能被汞等通道蛋白阻断剂所抑制。但水分子简单扩散
理论不能解释一些生理现象,如尿的浓缩、pf/pd> 1时水的转
· 法医学理论与实践·
运及有些细胞水转运可被通道蛋白阻断剂抑制等,所以就产生
了另一种理论,认为细胞膜上存在水分子转运的特殊通道,即水
通道学说。水分子通过该通道进出细胞,水通过水通道时需要
的ea较低,一般ea<5 kcal/mol。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一直
未能证实水通道的存在。_1 j1988年agre等 在纯化人的红细
胞膜上rh蛋白时,偶然发现了一种新的膜蛋白,分子量约28 kd
左右,属于一种内在膜整合蛋白(channel forming integral mem—
brane protein,简称chip28)。1991年chip28的cdna 分子克
隆成功,并成功地将chip28体外转录合成的cdna转染非洲
爪蟾的卵母细胞,结果发现转染后的卵母细胞在低渗透溶液中
很快膨胀,并最终破裂。[ , 又将chip28嵌入脂质体进行实验,
能明显加快水的转运_8],从而证实chip28对水有特殊通透性:
1993年arge将这种内在膜整合蛋白正式称为水通道蛋白
(aquaporins,简称aqps)。[ ]目前已发现9种水通道蛋白亚型,
· 54 ·
按顺序分别命名为aqpa~aqp9,它们形成一个aqps家族,考
虑到以前发现的一种膜内在蛋白,又称mip(major intrinsic protein,
简称mip),也对水有一定的通过作用,有些学者把它也归
入水通道蛋白家族中,取名为aqpo:
二、aqps的结构
aqps为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30 kd 左右。
aqps家族的结构主要是通过对aqpa的疏水性分析研究推测
出来的,aqpa的蛋白结构研究得最清楚,它的一级结构为含6
个螺旋的单肽链,连续跨膜6次,含3个胞外环(a、c、e)和2个
胞内环(b、d),b环和e环具有疏水性,b环位于细胞内侧,e环
位于细胞外侧,其余3个环为亲水性,它们均存在细胞膜脂质层
中,其氨基端(nh2一)和羧基端(cooh一)位于细胞内,整个
aqp分子前后两部分在序列上相似,呈对称的镜像结构,并且b
环和e环均具有天冬酰氨酸一哺氨酸 丙氨酸基本单元
(apa),apa为aqp家族的共有特征结构,对水的通透性具有
决定性作用。l6 通过对整合有chip28分子的脂质体进行标记重
组、冰冻蚀刻及形态学测量等方法研究,证实aqps蛋白在细胞
膜上以四聚体形式存在,每个单体单独形成一个水通道,b环和
e环各形成半个水通道,它们在细胞膜脂质分子层中相互重叠形
成一个完整的水通道。l1 n j
有些水通道对含汞试剂敏感,其功能可被汞试剂抑制。这
是因为这些水通道蛋白的npa前序列中存在189一半胱氨酸残
基,该残基为汞的特异性结合位点,一旦汞试剂与这个位点结
合,就可抑制水通道。在现在已知的aqps家族中,只有a0p4
和aop7的npa前序列不含189一半胱氨酸残基,它们为汞不
敏感性水通道蛋白。_7·lo 3
三、aqps的功能与调节
aqps对水有选择性性通透作用,将体外转录合成的水通道
cdna注入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和嵌入脂质体进行实验,证明水
的渗透率(pf)呈数十倍地增加,c 6-8]从而证实aqps对水有特殊
通过性。aqps对各种离子不具有通过性,_1 3_它们的功能不受
温度、质膜成分的影响,但有的研究证实aqp3和aqp7对甘油
和尿素等有机小分子有一定的通过性,并且它们的核苷酸序列
也很相似,[14, ]可据此将aqps家族分为两个亚家族,即aqp3
和aqp7为一个亚家族,其余aqps为另一个亚家族。
对aqps的调节存在长期和短时调节之分。长期调节作用
在核酸转录水平上,主要表现为aqps的mrna合成增加,蛋白
表达量增强,如皮质醇类激素可以从该水平上增加aqp1的表达
等。[ ]短时调节主要表现为细胞浆内的囊泡等膜单位短时与细
胞膜融合,它们膜上的aqps转移到细胞膜上,导致细胞膜单位
面积上aqps的量短时增加,如当受到加压素的作用时,肾组织
细胞浆中的囊泡与肾脏细胞顶端膜融合,使囊泡中的aqp2转移
到胞膜中发挥作用,一旦刺激消失,又通过形成囊泡载体,aqp2
返回到胞浆中,从而减少细胞膜上的aqp2,水通透性降低,所以
这种短时调节机制又称为“穿梭机制”。 l
四、aqps的组织分布
水通道蛋白在人类妊娠早期就开始表达,胎儿12周龄时就
可以检测到,36周龄时aqps表达明显增加,出生时其红细胞和
肾小管中的aqps表达量就几乎与成人相等,而在小鼠的表达需
出生后1~2个月
水通道蛋白的研究
点击下载
上一篇:利用峰面积分析混合DNA样品下一篇:鉴定结论的法庭质证与审查判断
本文2009-03-30 10:05:26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1510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