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xx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中发[2008]14号)的要求,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我县将从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分两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四川省情和合江实际,认真贯彻省委“两个加快”和市委“四个四”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合江‘融入重庆半小时经济圈,打造川黔渝结合部金三角’”的活动主题,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科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县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全县上下抓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切实加快“实力合江、魅力合江、和谐合江”建设步伐,努力开创我县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要求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学习实践活动具体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一)思想认识有新提高。进一步加强全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进一步理解强县战略和“立足川南、融入重庆、服务黔北”发展定位的深刻内涵,深刻认识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最好坚持,加快发展是做好合江工作的第一要务和鲜明主题,着力强化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求真意识、大局意识和爬坡意识,使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在什么是科学发展、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
(二)工作作风有新转变。始终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以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机关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表率意识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方法明显改进,真正使合江成为“办事态度好、办事程序少、办事速度快、办事水平高、办事成本低”的发展热土,着力打造群众和业主双满意的“合江速度”。
(三)发展能力有新提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掌握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谋划和领导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处理复杂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执行能力和协调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切实解决慢执行、乱执行、机械执行、中梗阻等突出问题,着力打造一支会执行、善协调、能干事的干部队伍,形成奋力推进合江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改善民生有新进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坚持发展为民、发展富民,惠民行动扎实推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突出问题得到认真解决;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加强。
(五)长效机制有新突破。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政机关推动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和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基层单位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规章制度更加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制度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加快发展、富民惠民、促进和谐提供的各项服务更加到位。一批过时的政策规定得到清理废止,充满创造活力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努力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民强县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六)科学发展有新成效。坚持把推动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融入重庆半小时经济圈,打造川黔渝结合部金三角”,坚持项目、招商“双驱动”,推进“四强(工业强县、农业强县、物流强县、旅游强县)两城(长江上游宜居城市、西部职教城)一枢纽(川黔渝结合部交通枢纽)”建设。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各级各部门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工作措施进一步明确,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强县战略深入推进,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三、基本原则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应着重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加快发展的紧迫性、传统观念的局限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全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上来;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奋力爬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谋划、创造性地推进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
(二)突出实践特色。紧紧围绕“融入重庆半小时经济圈,打造川黔渝结合部金三角”这一主题,紧密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认真确定实践载体。注重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第九次党代会、市委第六次党代会以及县委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结合起来,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应对金融危机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推动实践,在推进实践中深化学习。
(三)重在解决问题。把查找和解决问题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县情和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下功夫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下功夫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上见到实效,通过一系列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来赢得党员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四)贯彻群众路线。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全程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群众问计,查找突出问题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群众评判,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受益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尊重群众、贴近群众、惠及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的过程。
(五)正面教育为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
某县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本文2009-02-27 11:49:58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1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