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应该如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一、警惕出现“二十世纪现象”
二十世纪,广东做了两件对中国有贡献的大事。一是在二十世纪初,广东作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挽救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一是在二十世纪末期,广东作为经济改革的先行者,挽救了社会主义中国。
二十世纪初期,从孙中山组织革命党发动武装起义,到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国民党在广东开始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第一大政党,三民主主义开始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实践,马列主义开始成为一面旗帜。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广东,拉开了中国社会革命的序幕,启动了中国现代社会变革的进程,中国社会的面貌为之一新。
然而,随着国民党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共产党到内地开展武装斗争,广东由“先进”变为“落后”,由社会革命的“中心”沦为社会革命的“边缘”。
二十世纪末期,当社会主义中国陷于贫困而迷茫时,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勇敢地进行改革开放的试验,启动并引领中国开始了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变革。在二十世纪末期的历史进程中,广东一路领先,鹤立鸡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标杆,全国为之景仰。
历史似乎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长三角地区的异军突起,随着东北的振兴、中部的崛起,广东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上的领先优势一再衰减,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标杆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大有被取而代之之势。难道在二十一世纪,广东在经济变革与发展上,会重现二十世纪初期在社会变革中由盛而衰的一幕吗?
虽然政治现象与经济现象不能做简单的类比,但从中我们却可以领悟到一个盛衰演变的逻辑:失去了先进性,就失去了先行者的地位;而丧失了先行者的地位,也就会由“中心”沦为“边缘”。
二、要认识到中国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为什么广东的领先优势会衰减呢?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区域经济群雄崛起,实质上是由于中国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是由于上述区域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
三十年前,中国面临的是国家的贫困和人民的贫穷,中国发展最急迫的任务,是如何尽快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围绕着这一任务,中国探索并建立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致富发展模式:学习借鉴西方经济体制和经验,逐步形成市场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贴牌生产为主要方式扩大产品出口,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经济全球化;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初级开发利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二十世纪,广东做了两件对中国有贡献的大事。一是在二十世纪初,广东作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挽救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一是在二十世纪末期,广东作为经济改革的先行者,挽救了社会主义中国。
二十世纪初期,从孙中山组织革命党发动武装起义,到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国民党在广东开始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第一大政党,三民主主义开始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实践,马列主义开始成为一面旗帜。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广东,拉开了中国社会革命的序幕,启动了中国现代社会变革的进程,中国社会的面貌为之一新。
然而,随着国民党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共产党到内地开展武装斗争,广东由“先进”变为“落后”,由社会革命的“中心”沦为社会革命的“边缘”。
二十世纪末期,当社会主义中国陷于贫困而迷茫时,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勇敢地进行改革开放的试验,启动并引领中国开始了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变革。在二十世纪末期的历史进程中,广东一路领先,鹤立鸡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标杆,全国为之景仰。
历史似乎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长三角地区的异军突起,随着东北的振兴、中部的崛起,广东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上的领先优势一再衰减,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标杆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大有被取而代之之势。难道在二十一世纪,广东在经济变革与发展上,会重现二十世纪初期在社会变革中由盛而衰的一幕吗?
虽然政治现象与经济现象不能做简单的类比,但从中我们却可以领悟到一个盛衰演变的逻辑:失去了先进性,就失去了先行者的地位;而丧失了先行者的地位,也就会由“中心”沦为“边缘”。
二、要认识到中国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为什么广东的领先优势会衰减呢?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区域经济群雄崛起,实质上是由于中国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是由于上述区域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
三十年前,中国面临的是国家的贫困和人民的贫穷,中国发展最急迫的任务,是如何尽快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围绕着这一任务,中国探索并建立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致富发展模式:学习借鉴西方经济体制和经验,逐步形成市场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贴牌生产为主要方式扩大产品出口,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经济全球化;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初级开发利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广东应该如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点击下载
上一篇:检察院恢复重建30周年征文演讲稿下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有感征文
本文2008-05-20 14:42:00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0250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