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烟草电子商务的思考和探索
【摘 要】本文从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和国内电子商务的现状、电子商务在烟草行业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出发,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进程中如何正确把握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与烟草电子商务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对未来可能出现的“E烟店”、“信息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烟草 电子商务 思考 探索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和国内电子商务的现状
电子商务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近30年来,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提升、网络的普及和成熟,全球上网用户呈级数增长,internet(国际互联网)逐渐成为全球通信与交易的媒体。与此同时,信用卡的普及应用、电子安全交易协议的制定、政府的支持与推动,都为快捷、安全、低成本的电子商务提供了发展条件。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基于edi 的电子商务(20世纪60年代—90年代)
利用电子通讯的方式进行贸易活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仅仅是用电报报文发送商务文件,70年代普遍采用传真机来替代电报,但是由于传真文件是通过纸面打印来传递和管理信息的,不能将信息直接转入到信息系统中,随后产生了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作为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应用技术,这也就是电子商务的雏形。
edi只是将业务文件按一个公认的标准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的电子传输方法。由于edi大大减少了纸张票据,因此,人们也形象地称之为“无纸贸易”或“无纸交易”。
从技术上讲,edi包括硬件与软件两大部分。硬件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软件包括计算机软件和edi标准。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大多数edi都不通过internet,而是通过租用的电脑线在专用网络上实现,这类专用的网络称为van(value-addle network,增值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数据安全问题,但运行费用较为昂贵,限制了edi的普及。随着internet安全性的日益提高,作为一个费用更低、覆盖面更广、服务更好的系统,internet替代van成为edi的主要硬件载体。
(二)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电子商务(20世纪90年代后)
商业贸易活动20世纪90年代早期正式进入internet。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internet迅速普及,逐步从大学、科研机构走向企业和社会,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1.5万多个网络,220万台主机。到2005年,全世界上网的人数达10亿。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达1.03亿人,internet的功能从信息共享演变为一种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和商务活动的媒介。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成为了互联网应用的最大热点。以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网络直销模式而闻名的美国戴尔(dell)公司1998年5月的在线销售额高达500万美元,另一个网络新贵亚马逊(amazon.com)网上书店的营业收入从1996年的1580万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4亿美元。ebay公司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个人对个人的拍卖网站,这个跳蚤市场1998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就达1亿美元。类似这样的营业性网站已从1995年的2000个急升为1998年的42.4万个。根据cnnic报告的2005年6月热点数据分析,我国网上购物大军达到2000万人,网上支付的比例近半数,网上购物市场巨大,网上购物者半年内累计购物金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半年内通过网络购买的手机在300万部以上。1亿网民背后蕴涵着一个巨大的市场,由此可见,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1]、[2]、[3]
(三)国内电子商务的现状
自1998年3月中国的第一笔网络交易开始,拉开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大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在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人才技术、应用主体等层面都已具备了一定基础,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等对发展电子商务的认识逐步趋向统一,电子商务应用快速发展,前景广阔。
1、网络基础设施资源获得了重大突破
据cnnic《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互联网络在上网用户人数、上网计算机数、cn下注册的域名数、www站点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等方面,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互联网应用水平正在快速提高。截止 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1.03亿人,半年增加了900万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增长迅猛,首次超过了网民的一半,达到5300万人,增长率为23.8%,这也是宽带用户首次超过了拨号上网用户人数。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根据此次调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达到4560万台,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6%,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容量达82617兆,网站数达到67.7万个。我国ip地址总数达到6830万个,超过4个a类地址,拥有量排名世界第四。国家域名cn下注册的域名数高速增长,达到62.2万,半年新增19万个,增长率为44.1%。
2、国内电子商务应用环境逐步完善
网络支付和物流配送基础条件逐步改善,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标准初步形成。全国已建立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机构约60个。上海、北京、广东等众多省、市和银行、电信等行业都建立电子商务认证中心。
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涉及网络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相关法律法规。2005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一些地方已经或正在制定电子商务地方性法规,如广东省制定和颁布的《广东省电子商务交易条例》已进入实施阶段。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开始组织企业起草电子商务行业自律规范。
3、企业电子商务开始起步
据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2004年对国内48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被调查企业2003年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
发展烟草电子商务的思考和探索
本文2008-05-20 13:12:00发表“工矿企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0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