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毛主席生平的三大印象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代伟人毛泽东,拯救了泱泱的大中华民族,我们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首先应该感谢的就是我们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
小时候经常听爷爷奶奶讲有关旧社会的事,提起毛主席,老人家们都很感激他,说没有毛主席也就没有他们。当时听了也不禁对毛主席神往起来!长大后,读书认字,知道了关于毛主席的很多事情,经常借好多关于他的书来读,一直钦佩他的智慧和胆识!从抗日革命到国家建设再到后期的文化大革命,三个不同阶段,毛主席的生平事迹和他的著作向我展示了这位伟人的三个侧影。以下,我再述他的生平经历,表达出他在我心目中的三大印象所组成的一个立体丰满的形象。
一、戎马生涯多起落,坚定立场闯新途,工农联盟为基础,得胜全民真共和
毛泽东(1893~1976)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和当年的很多有志青年一样,他也向往民主自由,并在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他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
对毛主席生平的三大印象
本文2008-03-02 14:02:00发表“思想汇报”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0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