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坚持党的领导共赴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党课讲稿

栏目:党会党课发布:2023-09-05浏览:2273下载266次收藏

坚持党的领导共赴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党课讲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奋斗史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也是艰难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荣之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接续了近代以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还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先诞生了现代化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并由党提出了先进的、可行的现代化方案,进而建立人民民主国家,广泛地动员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推动现代化。在新的历史阶段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有必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社会主义史、世界文明史三重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转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入侵和腐朽封建统治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就必须推动现代化(在近代史上具体表现为近代化)以摆脱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悲惨命运。

  (一)党带领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人民民主国家

  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立宪派、资产阶级民主派等政治团体先后以不同的思想主张尝试推动现代化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命运,但都终告失败。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与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的探索之路上应运而生,并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有别于当时各个党派、团体提出的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思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现代化方案不仅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还注重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党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出发,提出在这一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要创造这一根本的社会条件,就必须通过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以推动现代化,以社会革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宣言》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一面继续用强力与资本主义的剩余势力作战,一面要用革命的办法造出许多共产主义的建设法……造出一条到共产主义的道路”。这意味着从建党之初,党就敏锐地意识到不仅需要通过暴力革命消灭阶级压迫、扫清现代化进程中的阻碍,还需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属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牢牢把握住中国社会中最先进的阶级,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党敏锐地发现当时仅有二百万的现代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而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因此中国共产党以工农联盟为核心,“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我们应该号召全国工人农人在本党旗帜之下去加入此种战争”。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把握住了整合现代化力量的另一重要问题——民族团结。“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各民族是生死存亡利害一致的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解放运动中团结各族人民,建立起各民族的联合,建立起巩固的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正是通过“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接续奋斗,形成了坚强团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功整合、动员起广大的社会力量。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剥削历史,建立了人民政权,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物质保障。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出现的社会变革,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现代化水平。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的实际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二)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果断实行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党充分意识到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不仅“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基础上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正是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回答了事关中国式现代化领导核心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在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着重解决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并且根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设计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将现代化的目标设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正确的思想引领下,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实现了民族复兴史上的历史性跨越。

  (三)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奋斗十五年”等重大历史节点、历史事件相交会。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现代化任务要根据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部署。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坚持党的领导共赴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党课讲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