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邢雪松
【关键词】骨科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24-01
目前医院重要的科室是骨科,骨折具有较高发病率,患者受肢体活动受限或疼痛剧烈等因素影响造成其易产生焦虑或紧张等不良情绪,大部分群体对骨科疾病知识存有误区造成患者护理或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疾病康复进程,因此朱苗学者认为,提供对症护理是稳定病情的关键,常见护理模式是临床护理路径,设定住院工作路线图观察病情变化,对护理操作作出调整便于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改善预后且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分析骨科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时段是2018.2-2019.10,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28例骨科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14例,觀察组:男女比例9:5,年龄22-75岁,均值(48.59±5.2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8:6,年龄23-76岁,均值是(48.68±5.19)岁。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提供心理指导、健康宣教及康复锻炼等护理措施。
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①入院路径:保持真诚及热情态度迎接患者及家属,对其病情及生理状态综合评估,根据病情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内容是术前教育、体位调整、并发症预防及疼痛缓解等。②术前路径:术前1d访视患者,主动向其阐明疾病诱因、手术必要性及注意事项等,使得患者充分意识到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鼓励其阐述内心的想法及对疾病看法,纾解不良情绪且改善心理应激反应,重建信心且提高治疗依从性。③术后路径:实时监测病情变化,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定期协助翻身预防发生压疮,若患者属于四肢骨折者则适当将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且提高舒适度,待病情稳定提供膳食指导,增加优质蛋白及维生素摄入提高免疫力,借助阅读、观看视频音乐疗法等形式转移疼痛注意力,疼痛剧烈者遵医嘱应用镇痛泵缓解,或者选择局部冷热敷、按摩及肌肉放松训练缓解,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④出院路径:向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叮嘱患者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方式,定期到门诊复查。
1.3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测定两组疼痛程度(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0-10分是不同程度疼痛,0分无疼痛,轻微疼痛≤3分,中度疼痛4-6分,≥7分无疼痛,10分剧烈疼痛,得分越低疼痛越轻)、焦虑情绪(参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得分越低焦虑越轻)、疾病知识得分(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则掌握度越好)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护理效果)(±s)t检验。计数资料[n/(%)],检验。p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2022-10-31 18:27:49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7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