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情况的调查报告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21-12-27浏览:2308下载218次收藏

关于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

我市自2010年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来,通过政策扶持推动、各级服务组织促动、农业主体参与带动、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管护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6年,我市已累计投入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资金4.1亿元,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346个,面积25.01万亩,其中21个已通过省级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为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显著提升了我市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在调研中发现,当前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种植非粮化趋势日益明显。
 
一、粮食生产功能区种植非粮化面积不断扩大
 
据统计,在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多年生经济作物面积0.48万亩,占功能区总面积的1.91%;花卉苗木0.62万亩,占比为2.49%;鱼塘0.58万亩,占比为2.32%,其他面积1.85万亩,占比为7.38%。从统计数据看,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多年生经济作物、花卉苗木、鱼塘及其他面积累计达3.53万亩,占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的比例达到14.11%,“非粮化”问题日益突出。
 
二、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现象原因
 
1、种粮比较效益低。大户种粮利润主要靠政府的各项补贴收入,种粮效益不如种植经济作物、花卉苗木、水产养殖或高效设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情况的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