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17-10-07浏览:2484下载222次收藏

 当前,我区民营经济无论从经济总量、就业总量和财政贡献来说,还是从其对优化产业结构、活跃市场、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区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克服和解决。
为客观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发展民营经济的外部环境,区政协历时三个月,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委员座谈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走访企业等多种形式就“我区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这一课题展开调研。
一、调查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着重于我区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生活环境、人才环境、市场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和政府服务五个方面。我们向全区各行业各类型的民营企业发放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31份。通过计算得出,民营企业对我区的外部环境总体评价为3.67分(满分5分),有80%的企业家愿意继续增加在xx的投资。而对各个方面的满意度依次为:生活环境(3.94分)、基础设施(3.51分)、政府服务(3.46分)、市场环境(3.33分)、政策法制环境(3.32分)和人才环境(3.18分)。
在调查中,民营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有:
贷款难。区内74%的民营企业是通过自筹资金、企业积累的方式来解决资金投入与周转问题,87%的企业表示很难或没有获得银行贷款。这种融资状况与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有的企业不得不放弃本有发展前景的项目的开发和生产,痛失发展机会。
获得财政资金难。
民营企业得到公平对待难。目前,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上,还难以和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的民营企业主戏称自己为“二等公民”。如:在银行贷款、税费负担、享受优惠政策、参加政府招商活动、商标注册、申请进出口权、经营资质等方面,都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较难调动民间投资者发展民营企业的积极性。
与有些职能部门打交道难。政府有关部门对民营经济投资资格的认定、用地指标的落实、经营范围的划分、投资项目的许可与贸易渠道的开放等诸多环节依然实行更多的前置审批,导致民营投资的关卡多、手续杂、费时长,增大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有些办事程序方面,如民营企业的劳动用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出入境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大企业和小企业有不同的区别对待。以各种理由和方式干扰民营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秩序的现象仍然存在。民营企业不同程度的遇到乱收费、搭车收费、甚至强行收费的问题。
获得信息难。民营企业在投资信息服务、产业指导方向、技术支持等方面存在渠道不畅、信息不通的问题,使其在项目投资选择上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投机性,从而导致投资风险加大和经济损失。
得到土地难。区内没有形成一个有规模的商务区,且缺少上档次、具规模的现代化办公大楼。企业用地困难、工业用房紧张,生产型企业只得“舍近求远”,纷纷向周边地区如惠州、中山寻求发展空间。
入户入学难。民营企业员工在户口迁移落户、职称评定、出国手续办理等方面受限较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