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关于工业集中区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小岭工业集中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4月中旬,县政协主席李邦华带领部分县政协委员,对小岭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现场视察、座谈讨论和听取汇报等形式,委员们充分肯定了所取得的成效,诚恳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特点与成效
2005年11月,柞水县小岭工业区和小岭工业区管委会成立,标志着我县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过8年来的不懈努力,工业区已经发展壮大为我县经济核心区。其主要成效是:
(一)发展思路科学正确,已经完成规划编制。按照市上“县域经济抓园区、园区重点抓工业”的要求,县上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确立了“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循环式发展”的思路,相继完成了《柞水县小岭工业区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控制性详细规划(含基础设施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和评审,修编完成了《柞水县尾矿综合利用规划》和《小岭工业区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这些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使小岭工业区不断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企业布局趋于优化,产业聚集逐渐形成。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了骨干企业的集中、优势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了企业有机衔接、循环布局、有效组合、共享利用、相互转换、特色凸显的发展格局。同时,逐步达到从源头上治污减排、施行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的目的。目前,已有不同类型入园企业23家,其中规模企业12家,以铁矿资源开发、深加工和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工业体系基本确立,产业聚集效应已基本形成。
(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配套功能得到提升。通过政府规划、财政扶持、企业参与、多元筹资的方式,实施了更加适应工业经济发展的配套项目,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307省道一期改造和蔡李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工,307省道小岭段大修和大西沟矿山道路改造正在进行,完成了松林、黄金、明星3个35千伏变电站的修建和新华110千伏升压改造工程,实施了小岭小城镇、岭丰和李砭移民新村建设,投资3亿元,完成了龙钢集团800万吨公铺设施项目一期工程,禹龙晨升大酒店建成运营,大西沟矿业公司办公楼投入使用。
(四)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带动成效显著。通过各类招商会、洽谈会等形式,与客商广泛接触,重点突破,先后招引大西沟800万吨菱铁采选、同兴40万吨中板、30万吨棒材;李砭200万吨钒钛磁铁矿采选及海绵钛加工、60万吨球团、东升140万吨低品位铁铜采选等重大项目落户工业区,实施了4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亿元,企业由8家,发展到23家,工业产值由2005年的2.2亿元增长到43.7亿元,年均增长53.3%,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6%;上缴税金由2005年的2153万元增长到2.93亿元,年均增长45.2%,占全县财政总收入比重由35.8%提升到55.8%。其中:规模企业12家,工业区产值过10亿元企业2家,过亿元企业7家,上缴税金过亿元企业1家,过千万企业7家。
(五)发展环境得到改善,部门服务不断改进。县、镇人民政府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和办事程序,竭力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小岭工业区管委会专门负责园区内各项事务的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构建银企联络平台,帮助园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实行企地联席会议、领导包抓重点建设项目和职工包联重点企业制度,做好企地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撰写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为县委
政协关于工业集中区建设调研报告
本文2015-11-30 18:11:5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8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