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岭村何家山小桥梁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兴隆乡马中岭村何家山小桥建造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修建原因
1、是解决农村行路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兴隆乡马中岭村有人口755人,占兴隆乡人口4.7%,全村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xx亩,马中岭村地处山岭之中,人口分散,但被山沟一分为二,相隔两短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来往。严重的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大力改善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解决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同时国家对农村道路和桥梁加大了投资力度,为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是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马中岭村远离乡镇街道,交通条件较差,村民生活极不乐观。为了解决马中岭村民生活问题,尤其是近百名中小学生来往上学,更使学生的安全受到威胁。经村委会商讨决定于今年内完成何家山小桥项目建设。
3、是我乡农村公路网建设的需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为使干线公路和农村交通公路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辐射,形成全村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兴隆乡当前公路建设的主要任务。然而建造何家山小桥为公路桥是贯穿马中岭东西的必经之路。同时有利于加强与板桥乡的物流和商贸联系,缩短来往的距离。
二、技术标准与方案拟定
1、技术标准:本项目位于兴隆乡马中岭村,技术等级为等外公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1301-2003)该项目宜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20km/h,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四级公路宜按双车道设计,结合当地村民的意见,考虑何家山小桥仅通道村小组,故初步拟定大桥引道宽度采用4.5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60-2004)桥梁净宽为公路路基减0.5米,及桥面布置为4+2*0.5=5米,经验证能满足目前及将来经济交通发展要求。
依据上述分析确定如下技术标准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主要技术指标
1
荷载等级
公路-Ⅱ级荷载3kn/m²
2
桥面宽
m
4*(行车道)=2*0.5安全带=5m
3
通航标准
马中岭村何家山小桥梁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2012-08-27 10:21:25发表“可行性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1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