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卫生局2010年全区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及2011年工作思路的情况汇报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0-11-23浏览:3014下载184次收藏

 xx市xx区人民政府:
   根据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目标工作任务,现按照区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的通知》文件精神,就2010年我区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和2011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2010年全区卫生工作总结
    2010年全区卫生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区委、区政府、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以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灾后恢复重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增强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快速发展;着力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治力度;着力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全力推进全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稳步推进医改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一)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0年3月29日我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入省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并开始实施。截止9月底,7个试点单位共签订网上采购合同68份,合同金额822.95万元,9月底已完成合同6份,合同内采购金额299.07万元。9月28日,我区召开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启动大会,标志着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二)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区人大、区政协关心下,我区新农合工作通过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健全完善知情同意、补偿公示、住院审查、病案会审、定期现场核对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等制度,不断强化对新农合工作的监管。通过建立新农合服务质量评价制度,极大地提高了新农合基金运行管理水平,强化了各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基金风险意识,促使其主动规范行为,2010年全区新农合住院药费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从去年同期的 44.9%下降至41.23%。门诊统筹工作顺利启动,村级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已启动网络报账 79 家,门诊统筹补偿5.1796万人次。
2010年参加新农合人数26.9322万人,参合率为96.03%,每人交费20元。全年新农合基金累计总额为4877.63万元。截止10月25日,累计发生各类补偿支出1877.63万元,11.7494万人次参合农民受益,二次补偿预计支出800万元。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全区卫生重建项目17个,其中可控项目9个、不可控项目8个,开工率100%;可控项目竣工9个,竣工率100%,2个项目进入装修阶段,年底竣工,达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重建目标。二是开展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已经按相关政策进行了核定,已报人事部门审批;完成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核准全区事业单位岗位总数。全年完成对16个事业单位完成798名工作岗位设置、岗位说明书编写,356名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和调整工资;798名事业单位在职职工薪级工资调整和局机关公务员滚动晋级、两年晋档。三是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绩效考核,考核成绩与财政拨款相联系,考核结果已上报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四是强化镇村卫生组织“一体化”建设。制定了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年内建成2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30个规范化村卫生站。五是对口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区中医院与区妇幼保健院分别与新中、和新、扬嘉镇卫生院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公立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使公立医院改革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紧密配合、相互促进。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 疾病预防控制。我局以高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目标,通过实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坚持不懈地加强全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疾病预防工作“进社区、进乡镇、进灾民安置点”工作,全区应对突发共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本年度全区传染病报告率达100%,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7种、3665例,发病率为597.27/10万,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上升15.12%,死亡4例,分别为狂犬病、乙肝各1例,艾滋病2例。其中乙类10种,2432例,占发病总数的66.36%,丙类7种,1233例。较去年同期新增病种黑热病、疟疾各1例。
计划免疫:辖区28个接种点全部实行计划免疫微机管理。建立计划免疫示范门诊7个,规范门诊14个,全区计划免疫工作不断走向规范。“二级冷链”运转12次,覆盖面达100%。实行常规免疫接种报告制度,单位报告率达100%。规范有序开展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99.49%,扩大免疫疫苗接种率99.46%,新生儿乙肝接种率99.81%,完成乙肝疫苗补种任务,补种率为97.44%。检测检验:食品监测合格率93.47%;生活饮用水监测合格率55.39%;公共场所监测合格率98.81 %;餐食具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为92.05%;医院消毒监测合格率为99.59%;幼托机构物表空气餐食具监测合格率86.97%。开展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8852次,免费健康体检838人次。艾滋病防治:在全区各乡镇和流动人群中开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入户宣传活动;举办了以“青少年防治艾滋病,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中学生防治艾滋病征文征画比赛活动;对于吸毒者采取同伴教育和现场干预活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暗娼实施现场干预;对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现有258名吸毒人员接受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对符合政策条件的hiv/感染者进行生活救助和关怀,每月发放的生活补贴已从原来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月100元,其中对10名感染者/病人还发放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费用。结核病防治:加大对乡镇卫生院院长、结防医生培训和督导力度。全年因症就诊、转收肺结核病人998例,全部实施免费检查,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321例,均实施联化、免费治疗、全程督导管理。农村肺结核病人55例获得农合办专项补偿,经费达24369元。碘缺乏病防治:随机抽取9个乡,36个行政村,288户居民的食盐抽检,食用碘盐居民食用率为100%、合格率为99.31%。组织开展“5.15”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及目标人群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100份,宣传用品350件,利用电台宣传2次。狂犬病防治:召开了指挥部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工作会,召开了2次全区狂犬病防制工作会,接受省级检查和市级交叉检查,取得优异成绩。制发了犬伤伤口处置工作规范,就狂犬病疫情监测与报告、被犬伤害者的诊治与病人救治、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的监督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配合区狂防指挥部、区财政部门制定并落实了《xx区农村犬伤困难群众免费接种人用狂犬疫苗》实施方案,由区财政列出专款购置人用狂犬疫苗,为全区农村低收入犬伤群众免费接种。健康教育:紧密围绕重点传染病防治、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与四川新闻网、区电台等媒体签定了健康教育宣传合同,在四川新闻网、区电台、xx日报、xx区公众信息网等主流媒体对医改政策及工作、灾后重建情况、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进行宣传;印发各类卫生宣传资料50余万份。
    2. 卫生执法监督。卫生执法监督按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中考聘了34名卫生监督协管员,形成以区卫生执法监督大队为中心,协管员为网底的二级卫生监督网,网格化管理率为100%。将板房区、学校、农家乐、餐饮业和各医疗卫生单位作为重点部位,将节假日、“三会”,以及孝泉、双东民俗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作为重点时段,严格食品、生活饮用水、学校、传染病、公共场所、化妆品、职业卫生执法监督,市区和乡镇全年监督覆盖率均达100%。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实施分级量化管理,其中食品a级5户、b级59户、c级796户;公共场所a级3户、b级8户、c级69户。配合区教育局完成省政府对我区教育督导评估迎检工作并受到好评;将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为师生提供了较为良好的餐饮消费卫生安全环境。
全年出动卫生执法监督员8542人次,监督检查4348户次。卫生行政处罚9户次,罚款4.18万元,没收非法所得0.1744万元。受理各类举报投诉共计54起。
    3. 妇幼卫生保健。以孕产妇和新生儿保健为抓手,积极开展免费婚检、孕产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切实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加强对全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对全区 31 所托幼机构8344名儿童进行了体检;完成规范化产科建设4个;以德新、天元、城北社区三个省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卫生局2010年全区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及2011年工作思路的情况汇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