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下上海排水机制与体制改革的思考(费敏捷)
在清华大学和中国水网主办的2008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总经济师费敏捷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节能减排主题下的上海排水机制与体制改革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以下内容根据其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感谢清华大学和中国水网为我们水业各相关企业搭建了这样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平台。
我发言的题目是“节能减排主题下的上海排水机制与体制改革的思考”。一共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上海节能减排的形势,其中包括目标和任务;二是上海排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包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应采取的一些对策;三是对上海排水体制的思考。
一、上海市节能减排的目标
到2010年全市综合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左右,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要比2005年削减15%,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26%,城市污水处理量要达到8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要保持在96%以上,同时,我们还要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把经济社会的发展真正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上海市“十一五”期间cod减排的任务是,在全面消化新增cod排放量的前提下,到2010年cod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5%,控制在25.9万吨以上,中心城区是14.26万吨,据初步测算,上海市在“十一五”期间需要消化cod增量和削减cod存量合计12.5万吨以上,减排任务相当艰巨。
二、上海排水面临的问题
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设施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市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推进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形成上海中心城区污水集中输送和处理的运行格局,城市市容和水环境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上海污水处理完成了从简单的单个治污系统到相对健全的治污体系这个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上海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治污标准的不断提高,过去的许多设施已经很难满足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要求,目前上海市的污水排放量约为每日600多万吨,污水处理率为73.1%,到2010年,上海城市污水处理率目标是要达到85%,和现在相比要提高12个百分点,但仅靠目前存在的设施,此目标是很难达到的。
二是上海中心城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标准,绝大部分都在一级到一级半左右,目前上海市正在抓紧实施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此外,雨水管网和废水收集系统还不够完善,建设的速度是远远达不到城市发展和扩张的速度。现在还有很多城市的死角没有被覆盖上。
三是污泥的处理问题,按照将来每日处理处置500吨污泥的规划要求,目前我们只是对极少的部分进行了处理,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要达到以上节约节能的目标和任务,上海城市排水设施能力的加强和提高是现在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而这个
节能减排下上海排水机制与体制改革的思考(费敏捷)
本文2010-03-12 14:53:53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032.html